在國際軍火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各國爭相推出自研戰機以搶占市場。然而,土耳其近年的「可汗」戰機(KAAN)計畫卻引發諸多質疑與爭議。該機號稱為第五代隱形戰機,但尚未完成首飛測試前,土耳其就與印尼簽署高達 100 億美元的採購合約,出售 48 架「可汗」戰機,引發國際關注。
根據合約內容,印尼將成為「可汗」戰機的首批出口用戶。然而,令人震驚的是,這筆交易早於戰機原型機首飛之前敲定,違反軍貿市場上對先進戰機性能驗證的常規。通常,戰機需經過長期測試與實戰模擬後才會對外銷售,而「可汗」目前仍屬測試階段,尚未達到可量產標準。
現正最夯:川普稱在美設廠免關稅 、台積電大漲逾4% 陸行之提兩擔憂:真的沒完沒了

與此同時,土耳其還與英國簽署一項備忘錄,計畫購買 40 架由歐洲四國聯合研製的「颱風」(Typhoon)戰機,交易總額預估為 50 至 56 億美元。此舉引發外界質疑:若土耳其已具備自主研發五代機的能力,為何還需採購西方的四代機?這一矛盾也進一步動搖外界對「可汗」性能的信心。
中國時事評論《張斌說》分析,「可汗」與韓國的 KF-21 「獵鷹」戰機類似,兩者實際上均為帶有部分五代機特徵的「四代半 」機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五代機特徵「隱身設計」,在兩者身上皆未完善體現。包括彈艙設計、起落架艙蓋與雷達反射邊緣處理等方面,均未達到五代機應有的水準。

儘管如此,土耳其與韓國採用的「組裝式戰機開發」策略,依靠西方現成系統與模組組合開發低成本機型,仍在全球新興市場中具備吸引力。對無法取得真正五代機的國家而言,這類「四代半 」戰機提供可接受的技術與成本折衷方案。
《張斌說》指出,但與韓國較穩健的發展策略相比,土耳其在戰機核心技術引擎方面面臨更大挑戰。現階段,「可汗」戰機原型機所用的 F110-GE-129渦輪風扇引擎,來自美國通用電氣,為 F-15 與 F-16 戰機所用。但外界憂慮,若美國基於政治考量中止供應,將對土耳其戰機計畫構成打擊。
在無法自主研製引擎的情況下,消息指出,土耳其正在尋求中國技術支援。早在數年前,就有外媒傳出土耳其試圖透過與巴基斯坦的軍事合作關係,獲取中國的渦扇-10B 型引擎。該型發動機目前正裝備於巴基斯坦所採購的殲-10CE 戰機,土耳其評估其技術水準與自身需求相符。
《張斌說》也提及,巴基斯坦正在推動「梟龍」戰機的國產化與動力系統升級計畫,據傳將換裝中國更先進的渦扇-19 引擎,並計劃在巴國境內進行組裝生產。若計畫順利推進,未來土耳其繞道巴基斯坦取得中國發動機技術的可能性也將隨之上升。
※Newtalk提醒您:
#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

巴基斯坦正在推動「梟龍」戰機的國產化與動力系統升級計畫,據傳將換裝中國更先進的渦扇-19 發動機,並計劃在巴國境內進行組裝生產。 圖:翻攝自 張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