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緊張局勢升溫,美國與伊朗本週六 12 日(當地時間)預計將在阿曼舉行新一輪間接會談,雙方代表團將分別由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與美國中東事務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ehkov)率領,並透過調解人以「隔室溝通」方式進行對話。然而,就在談判之際,美軍軍事動作頻頻,外界憂心中東局勢一觸即發。
據熟悉談判內容的官員透露,雙方雖未直接會面,但傳遞訊息的「穿梭式談判」已成美伊互動的常態。分析指出,這種模式與美俄過往核裁軍談判如出一轍,但關鍵問題在於——美方能否有效施壓,迫使伊朗妥協。
與此同時,美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已部署至印度洋並逐步向波斯灣靠近,白宮警告德黑蘭「拒絕談判將面臨巨大風險」。雖未明言軍事行動是否迫近,但美軍的動作已讓中東陷入前所未有的戰略壓力。

根據印太觀察中心發布的衛星影像,美軍至少已派遣 6 架 B-2 「幽靈」隱形戰略轟炸機抵達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亞島」空軍基地,這一數量相當於美軍現役 B-2 機隊的三分之一,堪稱高度戰備部署。更值得關注的是,美方同步出動 10 架 KC-135 空中加油機、 7 架 C-17 運輸機,組成完整的「遠程打擊套餐」,據稱已投入對葉門胡塞武裝的空襲行動,摧毀超過百個目標。
不僅如此,美軍還從全球抽調多型戰機前往中東。 3 月底,一支編制完整的 A-10 攻擊機中隊從美國愛達荷州出發,預計部署至吉布提,鎖定紅海沿岸胡塞據點。另據《防務新聞》透露,一個 F-35 隱形戰機中隊( 12 至 24 架)已部署至約旦或卡達的烏代德空軍基地,其作戰半徑足以涵蓋伊朗全境。
海上方面,美軍目前已有「杜魯門號」與「卡爾.文森號」兩支航空母艦打擊群現蹤中東海域,雙航母態勢顯示,美方正展開高強度戰略施壓。

為防範伊朗反擊,美軍也同步強化區域防空體系,據悉已從韓國與德國調派 2 套「薩德」與 4 套「愛國者」防空系統,部署於以色列、卡達與吉布提等戰略要地,構成三角式反飛彈網,防備伊朗中程彈道飛彈可能發射。
軍事觀察人士指出,雖然美方強調目前仍主張透過外交手段解決分歧,但從實際部署來看,美軍已建立「攻守兼備、多線應變」態勢,胡塞武裝或許只是開場暖身,真正的焦點早已鎖定伊朗本身。

根據印太觀察中心發布的衛星影像,美軍至少已派遣 6 架 B-2 「幽靈」隱形戰略轟炸機抵達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亞島」空軍基地。 翻攝自 X 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