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來首度從嘉義登陸的颱風「丹娜絲」,為台灣中南部帶來強風豪雨,也重創沿海地區的大量太陽能光電設施。颱風過後,台南、屏東與高雄等地陸續出現太陽能模組與支架零件被吹毀或沖走,形成大批光電垃圾堆積沿岸的異常景象。
其中一組太陽能光電模組更飄洋過海,最終擱淺在距離嘉義布袋外海 30海浬(約 60公里)的澎湖林投沙灘,引發地方關注。
全站首選:丹娜絲遠離後 今年第5號颱風「百合」將生成!對台影響曝光
本(7)月 8日,有民眾於澎湖林投沙灘發現,一組帶有 HDPE 浮具的太陽能光電板模組,顯然為海上漂流物。目擊者擔心,該浮具持續漂浮將危及來往船隻安全,遂以繫繩將其固定在岸邊。惟因模組體積龐大、重量驚人,無法單靠人力清除,當地居民遂通報林投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歐萬強協助處理。
歐萬強隨後前往現場勘查,並通報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獲得初步回應表示將協助處理。但事隔數日,該模組仍躺置沙灘原地未移動,處理進度遲遲未見實際行動,引起社區居民不滿。
目前,尚無法確認該光電模組原屬何地設施,推測可能來自台南或高屏地區,因颱風受損漂流至此。專家指出,雖受損規模約 15MW,占當前光電容量不到千分之一,對發電效能影響不大,但破碎光電板散落水面,有可能釋出污染物或造成火災風險,需立即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