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姓劉的某科研院所助理工程師因間諜罪被中國判處死刑。中國對間諜罪的量刑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反間諜法》。根據情節,較輕的可判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較重的可判處 10 年以上至無期徒刑和死刑。劉某判決結果顯示其涉密情節嚴重,部分外國社交媒體披露,其洩露的情報因涉及才剛亮相幾個月的殲-35 戰鬥機,才被處以極刑。

根據軍事專欄《軍武次位面》今(27)日的報導,外媒稱劉某涉密的軍事武器不是其他,正是去年在珠海航展上剛剛才展示不久的殲-35A。此說法猜測的成分比較多,但也絕非空穴來風。

中國官媒報導指出,劉某叛變前並無明顯跡象,但或許是在一次單位晉升選拔後沒有獲得職稱上的提升,自認為不受單位的重用和提拔,遭到不公正待遇而懷恨在心,憤然選擇了從單位離職。

劉某臨走前拷貝留存了大量涉密資料,一開始是準備要挾和報復原單位領導的,但似乎沒派上用場。離職後他就加入了金融投資機構,準備炒股賺大錢。可結果是他因炒股賠了很多錢,還把父母朋友親戚等等能借的錢都借了一遍。另外他還大量置辦信用卡、網貸,最後徹底墜入了債務深淵。為了還錢他才打起了之前從單位帶走的涉密資料的主意。

因為劉某之前就在國家涉密單位工作,接受過內部培訓,掌握很多一般人不知道的信息。劉某反偵察能力非常強,甚至通過某些途徑聯繫到境外間諜並投靠。他之後用匿名電話卡和對方聯繫,說的還是只有他們知道的「黑話」,收錢用的也是多個平台的帳戶。

中國工程師劉某出賣國家機密,聯繫到境外間諜並投靠。(示意圖) 圖 : 翻攝自News IADN X 帳號

但對方似乎把劉某當猴耍。一是給他的錢是最少的,二是他之前明明已經通過自己建立的目錄向對方展示了手上的「貨」,但對方居然和他連繫了一段時間後就不聯繫了。

因對方之前給的錢不足以填上債務窟窿,於是劉某主動跑到了境外,輾轉於多個國家兜售手上的情報。最終劉某因為多次賣情報走後而露出破綻,被中國國家安全機關直接抓捕歸案,最終被判死刑。

若劉某洩露的機密真與殲-35 相關,那對中國造成的惡劣影響,可說是空前絕後。但從外國間諜之後沒有主動聯繫劉某來看,他手上的資料應該與殲-35 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