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 24 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與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舉行會談,強調雙方要「進一步深化防務關係」。此前中谷元還在菲律賓空軍基地視察了日本提供給菲律賓的雷達,並表示「雙方將繼續推進防衛裝備和技術方面的合作」。
日本《共同社》指出 :「日本與菲律賓都對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加強的威脅性行動感到擔憂,並在過去兩年中加強了安全保障的合作」。
在 24 日的會談中,日菲雙方確認了日本防衛省及防衛產業相關人員赴菲律賓事宜,並同意啟動關於安全保障相關機密情報的《情報保護協定》談判。同時有關國防裝備品的討論框架,雙方將通過定期會議,分享菲律賓方面對裝備品的具體需求。
報導提到,中谷元還於 23 日訪問菲律賓北部拉烏尼翁省聖費爾南多的華萊士空軍基地,考察了日本出口到菲律賓的防空雷達。2023 年 12 月,日本自衛隊和菲律賓軍方在華萊士空軍基地舉行交付儀式,日本工程人員正式將日本研製的 FPS-3/Mes 有源相控陣遠端空中監視雷達系統移交給菲律賓空軍。

該雷達是日本在 2014 年制定改變禁止武器出口政策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後,首次出口的防衛裝備成品。它屬於固定部署的大型對空探測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達 610 公里。值得注意的是,華萊士基地面朝南海,距離黃岩島約 300 公里,菲律賓希望通過部署這些防空雷達「防備飛機和導彈威脅」。
報導稱,三菱電機公司與菲律賓國防部簽署了 3 套固定式雷達和 1 套移動式雷達的交貨合同,迄今已交付了 2 套。
同時菲律賓還與日本開始就《情報保護協定》展開談判。報導稱,這將使兩國共用從雷達和其他國防設備中收集到的資訊變得更加容易。
《日經亞洲》網站稱,將日本自衛隊和菲律賓軍方的雷達資料結合起來,「有助於在大範圍內追蹤中國軍隊的活動」。此外,日本和菲律賓還計畫啟動高級防務官員的會談框架,討論何時可以從日本出口何種類型的裝備。
除了雷達裝置外,日本和菲律賓聯合開發艦船也可能成為一個議題。此前日本已經向菲律賓交付了多艘大型艦艇。其中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現役兩艘大型巡邏艦,就是日本外務省通過「政府發展援助」提供貸款而建造的。同級兩艦「特蕾莎·馬格巴努阿」號與「梅爾喬拉·阿基諾」號均由三菱重工下關造船廠建造,2022年前後交付,其原型是日本海上保安廳主力的「國頭」級巡視船,排水量約 2200 噸。

在近年的南海爭端中,這兩艘菲律賓海警船非常活躍。根據日本與菲律賓達成的新協定,日本還將為菲律賓建造 5 艘全長 97 米的「多用途快速反應艇」,外界猜測它們很可能是「特蕾莎·馬格巴努阿」級巡邏艦的改進型,預計在 2027 年至 2028 年交付。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發言人塔里艾拉曾宣稱,這些大型巡邏船可以長時間執行海上任務,「得益於高超的造船技術,即便遭遇中國海警船隻的水砲攔截,它們也能耐受住高水壓。」
此外菲律賓海警還從日本採購了 10 艘「帕羅拉」級巡邏艇,該型巡邏艇長 45 米,排水量 310 噸,由日本海上聯合公司負責建造,2018 年 8 月 23 日全部完工交付。

中國海警船以水砲驅逐菲律賓船隻。 圖:翻攝陸網/海事先鋒(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