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副教授孫小媚(大提琴)與黃少亭(鋼琴)聯袂演出的「樂聖大提琴奏鳴曲全集」,將於2月9日下午2:30在衛武營國家音樂中心表演廳盛大登場,完整呈現貝多芬創作生涯中五首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的精髓,不僅帶領觀眾深入這位樂聖筆下豐富的音樂語言與情感世界,更將展現一場精湛絕倫的音樂盛宴。

該場音樂會將演奏貝多芬五首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涵蓋1796年的Op.5(第一、二號)、1808年的Op.69及1815年的Op.102(第一、二號),展現貝多芬如何在不同創作時期,逐步拓展大提琴與鋼琴的對話可能性,突破傳統奏鳴曲框架。

這些作品從早期的古典風格,到中期的戲劇性發展,再到晚期的深邃思索,清晰地勾勒出貝多芬音樂風格的演變。貝多芬突破當時音樂傳統,將大提琴從單純的伴奏角色提升為與鋼琴平等對話的獨奏樂器,使這五首奏鳴曲成為大提琴與鋼琴二重奏領域的里程碑之作。

大提琴家孫小媚為紐約曼哈頓音樂院學士、碩士,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曾任長榮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並在卡內基音樂廳、林肯中心、華府甘迺迪音樂中心等國際舞台演出。回台後積極推動大提琴及巴洛克音樂的研究與演出,現為華岡巴洛克音樂研究中心藝術總監,持續進行跨國音樂交流與學術研究。

鋼琴演奏家黃少亭畢業於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院、法國巴黎師範音樂院碩士、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音樂系博士,曾受邀於歐美各地舉辦音樂會,並致力於鋼琴教育、學術研究與音樂推廣。她曾於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美國等地進行音樂交流與演出,亦長期擔任鋼琴比賽評審,活躍於國際音樂圈。

貝多芬的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以其豐富的層次、和聲的創新與情感的深度,成為音樂史上的經典之作。該場音樂會不僅是對這些經典作品的完整呈現,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帶領樂迷走進貝多芬的音樂世界,探索他的創作脈絡與革新精神,讓觀眾親身感受貝多芬如何透過音樂傳遞他的思想、情感與對生命的探索。2月9日相約衛武營國家文化中心表演廳,共同見證這場音樂盛事。

馬友友(右)與孫小媚(左)1991年在紐約聯合國演出前合影。   圖:孫小媚提供

孫小媚(右)1998年接受匈牙利大提琴大師史塔克(左)指導。   圖:孫小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