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簡英智禮佛修行,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此次在明宗書法藝術館盛大舉辦「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更為人生七十「從心、古稀」之年重要階段留下璀璨的一頁,為自我獨一無二的生命靈魂刻劃亮麗的圖騰。
書法家黃志煌撰文指出,簡英智在1998 年榮獲文建會碩士論文獎,2018 年以《日治時期臺灣篆刻發展研究》為題,取得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藝術學博士學位,更榮獲台藝大藝術學年度博士論文獎。曾任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第11屆理事長、台北玄修印社社長。現任長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評議委員、台東書畫教育學會顧問、西泠印社社員。曾於洛杉磯、首爾、內蒙通遼市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明宗書法藝術館等國內外舉辦個人書法篆刻展18次。其大作廣獲兩岸典藏,包括: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台灣美術館、西泠印社、內蒙通遼市博物館、黑龍江齊齊哈爾篆刻博物館、河南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福建南安市鄭成功紀念館等。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利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於此三不朽,簡英智可謂皆可圈可點,其人溫文儒雅,謙謙君子,言行合一,如同廣欽老和尚「老實念佛」一般,老實寫字與治印,踏實做人處世。長久以來為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等,奉獻所知所學,於個人創作、著作、演講、教學、評審、學術研討會,乃至藝術行政領導等,皆有璀璨成就。
此次展覽主題:「還至本處」,語出《金剛經》,榮為台灣藝術大學書畫系客座教授李郁周題署。網路可見文意:「直指本心,回到『生命的原點』;歷經生命中的艱辛、困擾與驚慌時,可以透過《金剛經》的『還至本處』,學習將自己帶回初心,將心定住。」可以指點書學迷津。亦見其平時禮佛修行,能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以印入書,豐潤深化書風與用字內涵;以書入印,亦使印風高雅脫俗。
簡英智書法潛修博涉碑帖有年矣,上溯甲籀吉金,兼通各體。平日以之自課底蘊,並推己及人,以之傳授莘莘學子,且分享同好,矢志弘揚傳統書印菁華。凡是有幸觀賞其傑作者,稍加留意,不難看出其深具與眾不同縝密深邃的整體思維—「心、書、印三位一體」。篆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八聯屏為鎮展之寶,渾厚老辣的篆書融入篆籀金文,三過折線條充滿律動,讓人驚嘆。隸書大中堂〈康節先生清夜安分二吟〉,具有〈夏承碑〉碑意,又有鄭簠灑脫動感筆意。行書大中堂〈節東坡居士詩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隨意揮灑之間,略參黃庭堅蕭散高韻。楷書更是典範不含糊,弘一法師華嚴經集聯七言聯:「無量法門皆自在,一切自性如虛空」一脈虞世南秀潤英華的風貌;楷書七言聯:「普雨法雨潤一切,難行苦行為眾生。」也是弘一法師華嚴經集聯,將虞世南進一步融入顏真卿渾厚的精粹。
條幅〈山谷老人詠姚詩〉一作,以黃庭堅行草寫來疏朗澹雅;隸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冊頁,標舉精湛淳熟的〈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筆法。「知足无亦有,洗心淨而虛」,亦為〈泰山經石峪金剛經〉集聯。〈節般若心經〉則以〈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碑意自運,重在書寫風神,恭謹誠摯,天質自然,信其「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也。從〈散氏盤〉冊頁、〈秦量詔版〉冊頁、〈秦二世詔〉冊頁,以及甲骨文冊頁,還有吳讓之小篆書〈崔瑗座右銘〉等則可以清楚顯現其扎實的古文字根柢。
篆刻方面,其點畫之間刀筆融合臻於化境,不拘於徽、浙等流派,鮮明呈現深厚的書法涵養,遂使其印風獨樹一幟,毋怪乎能獲得大陸印壇重鎮的西泠印社青睞成為其社員。〈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印文周易乾卦九二爻,甲骨文入印古澹蘊真,〈勝己〉、〈布施〉,一陰一陽皆為隸書,疏徐不迫,亦隱含摩崖開闔之意。〈還至本處〉乃取法〈泰山經石峪金剛經〉自然樸拙的碑意,磅礡大器。〈光風霽月〉為標準雄儁甲骨文,足徵君子人格之趨向。
「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
展覽場地:明宗書法藝術館
展期:2/6~2/27
開幕式:2/9 15:00
書法家簡英智禮佛修行,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更為人生七十「從心、古稀」之年重要階段留下璀璨的一頁。 圖:黃博郎/攝
書法家簡英智禮佛修行,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更為人生七十「從心、古稀」之年重要階段留下璀璨的一頁。 圖:黃博郎/攝
書法家簡英智禮佛修行,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更為人生七十「從心、古稀」之年重要階段留下璀璨的一頁。 圖:黃博郎/攝
書法家簡英智禮佛修行,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更為人生七十「從心、古稀」之年重要階段留下璀璨的一頁。 圖:黃博郎/攝
書法家簡英智禮佛修行,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更為人生七十「從心、古稀」之年重要階段留下璀璨的一頁。 圖:黃博郎/攝
書法家簡英智禮佛修行,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更為人生七十「從心、古稀」之年重要階段留下璀璨的一頁。 圖:黃博郎/攝
書法家簡英智禮佛修行,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更為人生七十「從心、古稀」之年重要階段留下璀璨的一頁。 圖:黃博郎/攝
書法家簡英智禮佛修行,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更為人生七十「從心、古稀」之年重要階段留下璀璨的一頁。 圖:黃博郎/攝
書法家簡英智禮佛修行,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更為人生七十「從心、古稀」之年重要階段留下璀璨的一頁。 圖:黃博郎/攝
書法家簡英智禮佛修行,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更為人生七十「從心、古稀」之年重要階段留下璀璨的一頁。 圖:黃博郎/攝
書法家簡英智禮佛修行,以之入書、入印,涵養本心,實踐馬祖道一禪師的「平常心是道」,不忘初心,反璞歸真,汲取書法精髓,如如不動,不迷失於當下時尚的炫目書風。已然臻於書印會通境地。「還至本處─簡英智七十書篆展」,更為人生七十「從心、古稀」之年重要階段留下璀璨的一頁。 圖:黃博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