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近期推出許多政令以打擊「炒房」行為,外界認為可抑制過熱房市,第四季也可能出現房價回檔。據了解,央行內部正針對因繼承或有換屋需求,導致「名下有屋」的兩類民眾來商討,未來適度鬆綁其向銀行申請第一戶房貸時,不得適用寬限期的可能性。對此,央行相關官員回應,目前還在資料蒐集階段,內部正在研議中,尚未有結論。
先前,因應國內房貸荒,產生很多抱怨,央行總裁楊金龍直指,「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投資客跟炒房客在抱怨」,這次第七波「打炒房」雖然用意是警惕投資客,但外界憂心恐殃及無辜,楊金龍先前也鬆口表示,將在一個月內提出排除條款。
消息人士透露,央行這次決策之所以相對嚴厲,主要是過去的管制措施,都是以聯徵中心的資料為主,鎖定名下有二戶以上「房貸」者,這次首度變更做法,改以「財產清單」為基礎,只要名下有房,再向銀行申請房貸,即使是第一戶房貸,也不得有寬限期。
而近期央行與銀行接獲陳情,按現行規定,有些民眾本身繼承了南部的鄉下老家,但長期都在台北工作、有購屋需求,或因繼承而持有部分房產,都會導致第一戶房貸無法適用寬限期,或有些民眾有換屋需求,在購進新屋前尚未出售舊屋,也受到央行「無寬限期」的限制。
財經官員表示,對於這類民眾是否為無炒房意願的「無辜」者,要定義「排除條款」相對困難;舉例而言,若民眾主張繼承南部老屋,但因工作需求、在台北購屋時可排除適用,那在台北繼承老家、在台北購屋時可否適用?或在台北繼承房產、但在新竹工作需要購屋,可否享有寬限期?另外,在南部繼承老屋、但人卻在台北工作,戶籍不見得會在台北,可能還是在南部,那麽應如何認定所謂的「實質購屋」需求?
他透露,央行在制定政策前蒐集非常多資料,發現名下有房產,卻持續向銀行申貸購屋的比例非常高。其中,不乏利用寬限期只需繳息規定等候房價上漲,在寬限期結束前出售房產的炒房客。有官員認為,其實央行只是規定沒有寬限期,並未壓縮貸款成數,民眾衡量自身購屋能力時須以「本息攤還」為主,若沒有寬限期就會出現財務困難,代表民眾其實沒有足夠的能力購屋。
台灣房屋集團副總裁周鶴鳴受訪時表示,根據台灣房屋掌握的第一線情況,主要受到房市管制影響的,是已簽約或準備交屋的民眾,多數人購屋都是依據合適的期限和手頭可運用資金來估算,無法適用新青安房貸優惠、貸款成數或利率增加等,必須要擠出額外的資金,恐怕增加違約的風險。
他指出,首當其衝的是新成屋、中古屋的民眾,尤其是已簽約且準備交屋者,通常以換屋族或名下有房的民眾為多;至於預售屋因為還有一段交屋期,暫時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只要進入貸款階段,往後仍舊要面對籌措資金的窘境。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說,目前已陸續接獲民眾購買蛋白區或蛋殼區,因為房市管制而出現解約的情況,若以區域來看,新興重劃區、量體較大的地區等,通常是投資客入場較多,所受到的衝擊會較為明顯。
他強調,相較之下,蛋黃區所受到的衝擊較小,包括台北市、新北市第一環的板橋、新店、中永和區,及新竹縣竹北市和新竹市東區,值得注意的是台中和高雄,因為是投資重鎮,房市大好時,可謂遍地開花,但外圍漲勢太大,恐怕無法倖免。
在前幾波房市管制之下,豪宅類產品去化偏慢,即便本次對豪宅又限制成數,陳炳辰表示,豪宅本身就不是走快速行銷路線,況且不少高資產族群不見得需要貸款才買,幾乎不會受到政策影響。不過,價格在 4,000~5,000萬元的產品會比較尷尬。
他解釋,受到財政部的豪宅定義限制,這類產品在中南部就被定義為豪宅,隨著房價高漲,有不少大坪數產品就會逼近此價格,通常有能力購買者屬於較有財力的換屋族,就會落入房市管制的限制,包括限貸 3成、無寬限期,反而是最慘的產品。
陳炳辰認為,若排除條款過於寬鬆,恐出現報復性買盤,以現階段討論最多的繼承豁免問題,能夠繼承無貸款房屋,又能貸款購屋且享有寬限期,打炒房的殺傷力勢必大幅減弱。
另外,受到銀行滿水位、全國都在限貸令,有許多人反應,都已經到七都以外置產,是否能夠放寬限貸範圍?他也點出,若外縣市沒有嚴重拘束,會受到比價效應或外溢效應而上漲,如嘉義、彰化等區域,「沒配套很悲觀、有配套現轉機」,政府還須謹慎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