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8)日舉行首場會議,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環境部長彭啟明就「氣候變遷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衝擊評估報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以「台灣2035電力供需分析及挑戰報告」為題進行報告。賴清德談到各界關注的核能議題時表示,「非核家園」是寫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法定的國家政策目標,未來不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他強調,無論是面對新的核能技術,或者現有核電廠存廢的問題,都必須先經過社會對話、取得社會共識,來妥善解決核安、核廢料,以及法制面等諸多問題。

環境部長彭啟明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場會議中進行報告。 圖:總統府提供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場會議中進行報告。 圖:總統府提供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日舉行首場會議,賴清德在會中聽取簡報後指出,過去幾年因為經濟高度成長帶來用電量快速成長,從2012到2023年,全國的發電量成長了將近1成5 ,但因為推動再生能源和燃氣複循環機組,替代老舊機組,發電的空污排放,下降了超過6成,台電的電力排碳係數,也較高峰時下降了1成 ,這應該讓更多國人知道。國人對空汙造成健康衝擊非常關心,讓國人知道台電公司所做的努力,對未來會更有信心。

賴清德也提到,過去的能源轉型階段性成果應該珍惜,但也不必否認未來的挑戰。大家要共同務實面對三大課題,第一,電力要充足;第二,系統要安全;第三,減碳要加速;這也是為什麼主張推動二次能源轉型。

第一,在電力充足方面,台電的報告說明,AI大爆發,將使得未來用電成長,比過去更多更快。所以正在推動新增超過20部燃氣複循環機組,有的已經施工中、有的正在招標或環評、有的還在規劃的行政階段,而不同階段都面臨不同的挑戰。除了台電公司務必努力克服困難,也希望地方政府、在地民眾能夠支持合適的電力開發,公民社會能夠理性思辯對話。

賴清德說,能源是複雜的複選題,不是簡單的是非題,如果對任何的電力開發都是用刪去法,那選擇勢必越來越少,從而造成的社會衝突只會越來越多,這無法創造多贏,也難以共創永續。

第二,要維持電力系統的安全,電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改善工作應該要加速進行,以降低停跳電事故的風險、減少人民生活的不便。賴清德說,他要求台電原訂10年完成、已經執行2年的「強化電網韌性計畫」,能夠提早在4年,也就是在2028年優先完成關鍵的區域,以及與民生相關的關鍵工程。

第三,面對2050淨零轉型的挑戰,李遠哲特別提出2032年,台灣碳排要減半,過渡到2050淨零轉型部分,減碳必須要加速。政府推動綠電極大化,如同今天在場每位委員發言,加速布建風、光等成熟再生能源,還要發展地熱、綠氫、海洋能等新興再生能源,以及智慧電網、深度節能等等,這些也都要政府、台電、以及各公私部門攜手努力,才能逐步落實。

至於許多人關心的核能議題,賴清德表示,「非核家園」是寫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法定的國家政策目標。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後,民進黨政府也尊重公投結果,由行政院提案修法,經過立法院三讀,刪除了《電業法》關於2025的年限規定。

總統賴清德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場會議。 圖:總統府提供

環境在能源政策上,當前政府的重要工作是,第一,要確保穩定供電,第二,要優先努力開發多元綠電,第三,不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無論是面對新的核能技術,或者現有核電廠存廢的問題,都必須先經過社會對話、取得社會共識,來妥善解決核安、核廢料,以及法制面等諸多問題。

賴清德表是,日本在311東北大地震後所成立的「原子力規制委員會」,雖然已經同意17座核電機組重啟;但在上週以無法排除活斷層、不符安全標準為理由,不同意日本敦賀核電廠2號機重啟運轉。相信大家都可以體認,每個能源選項,在不同層面,都會遭遇到不同的困難,而這正是推動「二次能源轉型」時,台灣社會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賴清德表示,無論是政府、企業、社會,對於國家的能源治理有共同的責任。他會請行政團隊充分揭露資訊,無論是這個委員會,或者整體台灣社會都能夠在共同的事實基礎上,檢視過去能源轉型的經驗,正視未來能源治理的挑戰,就「二次能源轉型」的治理模式,進一步理性、積極討論。

賴清德也強調,無論發電機組或變電所、電纜電網等各項電力建設,請台電都務必加緊趕工,來確保供電穩定,也請行政部門提供必要的協助、地方政府和社會大眾一起支持,共同克服挑戰。

總統賴清德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場會議。 圖:總統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