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今天(22日)發布中國「關於互不先使用核武倡議」的工作文件,稱完全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最終建立無核武世界,是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世界各國的共同夙願。援引2017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演講談話,稱核武是懸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意即時刻存在的危險),應該全面禁止並最終徹底銷毀,實現無核世界。但對比中國實際作為,該倡議似乎只是痴人說夢,製造中國愛好和平的假相。

該工作文件洋洋灑灑8大項,其中再用習近平「核武用不得、核戰打不得」談話,引出2022年1月,五核國領導人發表《五個核武國家領導人關於防止核戰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申明核戰打不贏也打不得理念,重申核武不瞄準彼此及其他任何國家。強調中國奉行不先使用核武政策,是基於對核武與核戰性質的認知。核戰沒有最後的勝利者,只會為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中國發展核武是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為應對核威脅、打破核壟斷、防止核戰被迫做出的歷史性選擇。中國發展核武不是為了威脅別國,而是為了防禦和自衛,維護國家戰略安全,也是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

中國外交部稱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的當日,中國即向全世界莊嚴宣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先使用核武。此後,中國又承諾無條件不對無核武國家和無核武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1994年,中國向其他四個核武國家提交了「互不先使用核武條約」草案,並一直積極推動與其他核武國家在雙邊或多邊基礎上承諾互不先使用核武。稱「不先使用核武政策正日益成為國際軍控領域的重要共識和優先方向」。再論述核武國家採取不先使用核武政策,或宣稱互不先使用核武器,是落實《不擴散核武條約》第六條、降低核武在國家安全政策中作用、推動實現核裁軍目標的一個實際行動。在當前國際戰略安全情勢下,核武國家採取上述政策與行動,有助於增進戰略互信,避免危險的核武軍備競賽,有效減少戰略風險,促進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

中方草擬「互不先使用核武條約」4條條文,呼籲五個擁核國家作為討論的基礎積極探討或發表政治聲明:
1.深信核戰將使全人類遭受浩劫,因而核戰打不贏也打不得;銘記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包括防止核戰的主要責任;重申為實現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各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努力的承諾;相信本條約有利於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並為創造進一步促進裁軍與軍備控制的有利國際環境。
2.締約國承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對其他締約國首先使用核武器,並承諾支持儘早談判達成一項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的公約。
3.締約國在行使其國家主權時若斷定與本條約有關的非常事件已危及其最高利益,有權退出本條約。
4.本條約無限期有效,對本條約條款不得保留。
中國呼籲所有《不擴散核武條約》締約國積極回應和支持中方上述主張,願在五核國機制內深入探討。中國並期待《不擴散核武條約》第十一次審議大會及其籌備會議深入討論中方上述主張,達成實際成果並納入成果文件。

只是中國侈言不先使用核武,卻在本月17日以美國持續對台灣軍售為由,暫停與美國的軍控與防止核武擴散談判。而且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報告,截至今年1月,中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90枚,總數量達到500枚;而且中國首度將估計24枚核彈頭納入經常戰備,從「核嚇阻」走向「核武脅迫」。如今卻宣稱要走向無核,今人有時空錯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