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去年與印度簽訂《台印度視訊簽署勞工合作備忘錄》,將引進印度勞工到台灣,不過消息一出也引發民眾恐慌,擔心台灣治安會因為印度勞工進來變差。對此,勞動部長何佩珊接受新頭殼專訪表示,台灣社會不應該對印度勞工貼上污名化標籤,而目前與印度簽訂的備忘錄只是一個框架,相關的細節包括引進多少勞工部分要等立法院審查通過之後,才會有下一步的磋商與討論。
前陣子台北國際電腦展,不少AI巨頭都聚集在台灣,包括黃仁勳、蘇姿丰、以及梁見後等美籍台裔AI巨頭都有出席。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宣布將在台灣設立研發總部以及大數據中心,這也讓台灣有非常大AI人才缺口,而不僅科技產業面臨缺工窘境,傳產、以及旅遊業者近年來也面臨嚴重缺工問題,那麼勞動部在面對台灣目前缺工問題有何解方呢?對此,何佩珊表示,比起科技業缺工她更注意擔憂傳產還有其他產業缺工問題,雖然輝達要在台灣設立研發總部以及大數據中心會有1000位工程師的缺口,但是高科技產業在找人才方面比較有「薪資吸引力」,所以在這方面她則是不擔心。
而勞動部已辦理產業新尖兵計畫,聚焦於AI、數位資訊等國家重點政策產業,提供最高10萬元的訓練費用補助與每月8,000元、最高9.6萬元的學習獎勵金,提升青年跨領域投入重點產業就業的意願,促使青年從事具未來發展性的工作,以紓緩重點產業的用人需求,並引導青年積極投入。
針對傳產等產業缺工問題,也有人建議擴大引入外籍移工,她表示,開放移工進來的確是一個解方,但不是唯一的解方,但勞動部在中階技術勞工的引入則會繼續開放。除了開放外籍移工之外,還一個方法是讓在台讀書的外國人或僑生畢業之後,繼續留在台灣工作。
她表示,過去關於外國學生、以及僑生在台工作存在諸多限制以及名額控管,但是現在政府有打算放寬相關限制,不僅從前年6000名提高至7000名,現在還打算將配額制取消,讓目前在台留學的12000名外籍生及僑生得以在畢業之後繼續留在台灣工作,除了配額制將取消之外,工作類別限制也將放寬,以補足目前台灣各行各業缺工的問題。
除了缺工問題影響台灣經濟發展,台灣也預估在2050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而高齡化社會即意味者長照需求增加,那麼該如何長照人力缺口呢?何佩珊坦言,長照目前的困境在於,外籍移工進來的人數不多,本國勞工也不願意做,加上這個需求未來只會多不會少,所以這確實是個問題。
不過她話鋒一轉,批評國民黨要取消80歲以不需巴氏量表檢測就可以申請看護工一事,她表示,如果國民黨真的修法成功,那麼台灣馬上會產生53萬長照人力缺口。但她也說,若無法透過巴氏量表獲得看護工申請的人,仍可透過多元免評方式獲得外籍看護工申請,目前80歲以上新申請的人有7成的人都是透過多元免評方式,不使用巴氏量表取得看護工申請。
至於補足長照人力缺口部分,何佩珊說,勞動部已依衛福部每年調查提供的各地方政府照顧服務員訓練需求數,透過補助地方政府在地辦理照顧服務員訓練,並針對一般參訓對象每人補助80%訓練費用。去年計訓練9,201人,今年預計訓練9,300人以上,未來將持續配合衞福部提供的訓練需求人數辦訓。
另外,為加強鼓勵勞工投入長照產業工作,勞動部透過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並運用就業獎勵措施,提供勞工從事照顧服務員的就業獎勵津貼,每人每月提供5,000元至7,000元的獎勵津貼,最長18個月,鼓勵失業勞工投入居家式、社區式及照顧機構等長照單位從事照顧服務工作。去年計補助7,817人,今年預計補助8,000人以上。
立法院將於下週排審《台印度視訊簽署勞工合作備忘錄》,而不少民眾對於引進印度勞工一事感到擔憂,擔心台灣治安會因此變差。對此,何佩珊表示,大家有關引進印度勞工一事,有點被過度污名化的狀況,她說,若能增加一個移工來源國,將能減緩台灣缺工的壓力,而這也是在前部長許銘春、以及外交部努力下,以國對國方式簽訂的;至於將引進多少印度勞工部分,她表示目前所簽訂的MOU只是一個架構,還沒有談到要引進多少勞工部分,同時這也需要經過雙方國會審查之後才能進一步去討論細節的部分,所以暫時還沒討論引進多少勞工部分。
何佩珊表示,台灣在引進跨國勞動力部分,截至今年4月底止,社福移工有23.8萬人,較去年4月同期社福移工22.5萬人增加1.3萬人;其中印尼移工約18萬人為主要來源,一旦印尼減少或暫停輸出移工來台,將立即造成機構及家庭看護工缺工,為降低移工來源過度集中的風險,開發新移工來源國確有必要。勞動部積極開拓來源國,外交部亦配合新南向政策,積極洽詢目標國家。
印度勞工在海外從事建築業、製造業、家事及農業等工作,符合我國引進移工需求。臺印勞工合作瞭解備忘錄(MOU)已於今年4月3日簽署,並明定引進印度移工的行業及人數由我方決定,立法院在6月26日已經決議排入審查。
勞動部將依據立法院審議MOU的結果,在兼顧我國勞雇雙方權益的前提下,採循序漸進、務實辦理,與印度方展開工作小組會議討論合作執行細節。
台灣未來要面對高齡化社會,她說,有關少子化的問題困擾台灣很久了,而少子化也意味者台灣的可勞動人口正在減少,那麼勞動部是否有想過透過中高齡人士再就業方式補足當前的勞動人口缺口呢?何佩珊表示,台灣目前中高齡人士大約有56萬人,而勞動部也積極透過方式讓中高齡人士繼續留在職場。
為了讓中高齡人士續留職場,勞動部在2020年施行《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也在去年5月1日發布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三年計畫,結合衛福部、教育部及經濟部等10個部會資源,3年投入98億元,採分齡分策略規劃81項協助措施。
去年11月和今年2月更陸續訂定「5050壯世代就業網絡合作計畫」及「55plus壯世代就業促進措施」,期待能透過跨部會資源及就業獎勵措施,來開發更多壯世代勞動力。
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專法施行以來,中高齡者和高齡者的勞參率都有明顯成長,也為勞動市場增加近39萬名勞動力。
此外,何佩珊也注意到女性在50歲之後,勞動參與率降低的情況,她表示,在傳統觀念中,不少人認為女性必須背負照顧家人的責任,所以不少女性在進入50歲之後,因為家庭有照護需求所以選擇辭職,勞動部估計差不多有15萬人因為照護需求而離開職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有照護假機制,讓有照護需求的女性可以先留職停薪,並等他們照護完成之後再回來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