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德國之聲》報導,27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保守國家秘密法》的修訂案,這是自 2010 年以來的首次修訂,預計將於今年 5 月 1 日生效。這一修訂擴大《保守國家秘密法》的範圍,涵蓋過去未規範的「敏感資訊」,顯示出北京對潛在國家安全威脅進一步提高警惕。
對於這一修訂,《華爾街日報》援引喬治城大學亞洲法律中心執行長凱洛格(Thomas Kellogg)的觀點指出,中國近年來通過和修訂了超過 20 部國家安全法律,這次新修訂的《保守國家秘密法》是北京強化國家安全的最新舉措,而且可能不會是最後一次。凱洛格表示,中國政府對任何非公開資訊的風險都變得更大,並指出近年來中國官方更加不懼針對外國企業或騷擾記者,這次修訂法律又為他們提供新的工具。隨著中國加大對資訊的控制力度,可能對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經營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此外,中國去年 7 月實施的新版《反間諜法》也讓外國企業感到不安。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警告,這部法律會使在中國的外企面臨更嚴格的中國監管部門審查,加上《反間諜法》擴大定義範圍,外企所掌握的資訊可能被視為危及國家安全的情報。
這次修訂的《保守國家秘密法》強化對「工作秘密」的管理。根據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保守國家秘密法》的修訂在總則中明確規定「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保守國家秘密工作的領導」。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表示,新修訂的法律明確保密工作的基本原則,進一步完善保密管理制度和監管措施,為做好新形勢下的保密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對於這次修訂,《中國國家保密局》強調,無論是公開還是保密的資訊都是為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該機構的發言人表示,該公開的不應保密,不應公開的應保密,關鍵在於依法保密、依法公開、保持適度。
值得關注的是,修訂版保密法對於「工作秘密」的規定進行增訂。根據最終修訂版的內容,當政府機關或黨政單位取得「不屬於國家秘密但洩露後會造成一定不利影響的事項」時,應該「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此外,還將另行制定「工作機密管理辦法」。
這次《保守國家秘密法》的修訂顯示了中國政府在國家安全和訊息管理方面的進一步加強,對外國企業和資訊的控制力度可能會進一步加大。

中國在去年修改了《反間諜法》,加強了對企業的打擊與控制,加劇了外商的不安。 圖:翻攝陸網/澎湃新聞(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