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眾議院各委員會通過多項抗中、挺台法案,外交委員會通過1項挺台法案、6項抗中法案,金融服務委員會則通過挺台、抗中法案各3項,總共13項法案將在數日後送交全院進行討論表決,預料眾議院院會將會進一步針對法案內容進行調整、合併等協商過程,讓美國對中、對台政策能有效落實,並加強國會對美中、台美關係進行監督,這無疑是美國各黨派對台灣及台海情勢的重視,同時打臉了無中生有的疑美論,深化台美關係已是超越黨派的共識。

美眾院法案連發挺台、抗中雙管齊下

美國對台海情勢的重視不言而喻,除了在諸多國際場合中多次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更與盟友展開各種形式的合作,無非就是要向中國亮劍,警告中國不要恣意妄為對台軍事恫嚇。繼不久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對外表示,台海爆發衝突已「不是」中國基於主權下的內政問題,他強調這攸關全球穩定,一旦中國對台採取軍事動作,將讓全球經濟帶來災難,顯然,從近期美國眾議院各委員會所通過的法案可以發現,美國挺台、抗中的戰略愈來愈清晰。

近年來,美國不斷強化「中國威脅」的認知,不但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也開始拉幫結派集結西方勢力來抗衡中國的崛起,尤其是中國有意凸顯兩大國之間的制度之爭,美國一再展現在各領域的國家實力,不但保有在軍事實力的地位,更藉由建構排除中國在外的全球供應鏈,擴大促進「經濟安全」的合作對象,防範中國藉機竊取高階科技,以免中國對西方民主國家進行各種滲透行徑,可以說,這13項法案對於抗衡、限制中國發展,幾乎是拳拳到肉。

從美國眾議院剛通過委員會審查的各法案中,可以發現美方已不再對中國採取綏靖主義路線,直指中國已不能再被視為「發展中國家」,因此過去因為考量經濟發展而將政治價值放一旁的認知,已經難以適用當前的國際現況,包括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維護人道及人權的標準、人民幣及匯率的透明化、金融威脅及基金影響力、數位科技與認知作戰、領空主權的維護等,透過立法程序來要求中國必須符合國際規範,同時凸顯中國在各領域已構成威脅,美國必須加以防範。

美積極挺台打臉在台親中的「疑美論」

除了這些抗中法案可以間接發揮挺台效果之外,美國眾議院各委員會也通過4項直接力挺台灣的法案,包括支持台灣加入國際貨幣組織、協助台灣因應中國的各種威脅、檢視台美交往準則等,都是確保美國對台政策能持續在深化雙邊關係的方向前進,換言之,從這次眾議院所通過的法案中可以發現,「抗中」與「挺台」是一體兩面,除了聚焦在因應中國威脅的作為之外,更要連結到對台政策,美中競爭不只是關係到美國的國家利益,也會牽動著台美關係的發展。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國會展現出對台灣的強勁支持,不是只有單純的呼籲及決議聲明,更會落實在國會與行政部門之間的溝通,而這包含了立法與行政之間的監督制衡,同時也凸顯了府會之間在對台政策的合作關係。「抗中」與「挺台」已是美國跨黨派的共識,對美國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台海爆發衝突,所以必須加以防範中國對台採取武力攻擊,特別是強化台灣在軍事、經濟抗衡中國的能力,提供台灣鮮明的武器、同時減少經濟依賴中國,方能防止衝突發生。

不過,讓人憂心的是,美國強化對台支持的態度與作法有增無減,台灣近期內部出現「疑美論」及「投降主義」的聲音,還透過不成熟的民調設計,得出台灣民眾傾向「親美和中」的扭曲結果,其實這有嚴重誤導台灣社會及國際社會的疑慮;首先,這些操作「疑美論」的人士,再進行民調時並不會把當前的國際現況誠實說明,尤其是刻意製造本來就不可能同時存在的「親美」與「和中」,此外,透過「和中」來稀釋台灣民眾對「中國對台武力恫嚇」的認知,「向侵略者促和」不但與現實脫軌,更是把台灣陷入險境,可以說,這些「疑美論」的套路,透過不負責的民調,背後都是深藏著親中的政治動機。

對台灣來說,美國不斷展現出「抗中」、「挺台」的態度,從國會到政府部門,一再強調美國不會坐視不管,尤其是要防止中國武力犯台,為了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美國內部針對台美軍事、經濟合作的意志愈來愈強,而這一方面是要向中國表態,讓習近平打消武力犯台的念頭,另一方面則是要釋出「堅決挺台」的原則與立場,尤其是台灣內部親中人士及組織近期不斷操弄「疑美論」的風向,警示中國「和平承諾」的風險,台灣如果選擇「和中路線」,不但有損台美關係,更會讓自己陷入中共設下「促統」的圈套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