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國家公園後壁湖航道西側為區隔潛水活動及船隻航道設置的浮球沉底裝置,其中一顆受近期尼莎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大浪造成移位至珊瑚礁區,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墾管處)責成廠商立即改善,預估明(21)日風浪將轉小,將該顆水泥沉底裝置再移往海底沙地,考量地域水文特性,慎選固定點,並將繫浮球繩索縮短,以避免發生同樣狀況危及珊瑚。

設置浮球 維護海域遊憩安全

墾丁國家公園後壁湖航道西側一直是熱門潛點,吸引眾多潛客前往潛水,且鄰近漁船及遊艇出港航線,日前曾發生潛水遊客太靠近航道,引起潛水遊客與遊艇業者的紛爭,為維護海域遊憩安全,墾管處日前委託廠商進行航道浮球標示設置作業,並於10月15日設置完成,共設置8顆浮球,可供航行船隻及潛水者清楚辨識。

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偏移 將立即改善強化固定作業

營建署表示,墾管處原將水泥塊沉底裝置放置於海底沙地,其中一顆經研判是因為近期尼莎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大浪造成移位至珊瑚礁區,墾管處接獲訊息後派員前往勘查,惟因這幾天落山風造成風浪太大,不利水下作業,預估明天(10/21)風浪將轉小,將立即請廠商改善處理,將該顆水泥沉底裝置再移往海底沙地,考量地域水文特性,慎選固定點,並將繫浮球繩索縮短,以避免發生同樣狀況,造成珊瑚危害。未來也將督促各國家公園管理處,於設置相關設施時,應更細緻考量各種環境因素,避免危及生態

設置浮球區隔航道與潛水區域以維護海域遊憩安全。   圖:營建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