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新型病毒在亞洲地區掀起一波新的感染浪潮,韓國雖然疫苗施打覆蓋率超過三成,但連續幾日確診人數破千,使得南韓政府下達非首都圈擬全面禁5人以上聚會的規定;泰國的疫情更加險峻,破萬的確診讓民眾對政府的憤怒與日俱增,曼谷近日出現大批示威民眾,要求總理帕拉育下台。新加坡向來是防疫的模範生,上週末單日88位確診案例使得一度清零的樂觀情緒蒙上陰影,使得官方再度緊縮人民生活。

最值得關注的是,印尼14日創下新增5萬4517人染疫的新高,單日確診人數超越印度,成為亞洲新的重災區。根據外電報導,自7月份以來,就有114名醫生染疫身亡,成同時段內的最高死亡紀錄,從印尼疫情大流行開始,共有545名醫生在醫院染疫身亡,官方開始擔憂醫療體系將面臨解體崩潰的後果。

相形之下,台灣採用三級警戒而非封城的劇烈手段,在大概兩個月的時間內就把疫情穩定控制,近日確診人數都壓在20以下,篩檢的陽性率也從5月中旬最高的5.2%降到最低的0.02%,疫苗施打的覆蓋率也超過20%。

這個成績再度讓各國輿論稱奇,因為很難想像五月份的時候台灣單日確診數也超過五百以上,中間還經歷過了苗栗電子廠、屏東新型病毒與高雄大樓等群聚破口,更遑論在中共百年黨慶前夕,啟動大規模的銳實力攻勢,一些藍營政客隨之起舞跟著興風作浪,除了批判政府防疫不力外,更將矛頭直指疫苗的輸入與生產。

隨著疫情控制,再加上援助與自購疫苗源源不絕到位,民眾的恐慌情緒也獲得舒緩,高端疫苗得到緊急授權更是即時雨,因為在東南亞疫情擴大之際,泰國將可能因為自顧不暇影響AZ疫苗的出口,國產疫苗若能在八月量產,將能為台灣補上缺口。

平心而論,台灣當下的防疫成績並非僥倖,除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外,地方政府與民眾的配合也是關鍵因素。除了台北市以外,各地出現疫情時第一時間進行疫調、篩檢、匡列與隔離,雖然局部出現群聚危機,但始終能夠化險為夷,人民維持勤洗手、戴口罩與維持社交距離的公民意識才能讓台灣度過難關。

唯一令人擔憂的仍是北市確診個案,層出不窮的隱形傳播鏈讓解封的契機畫上問號,在疫調不明確,匡列不完整、隔絕不徹底的狀態下,縱使帳面上數字好看,但市民尚無法知道還有多少未爆彈。

對比目前亞太國家新攀升的疫情,才會突顯台灣防疫模式的可貴。這些國家疫情加劇除了新型病毒肆虐外,也與中國疫苗欠缺防護力、政府忽視疫情過早解封、民眾欠缺防疫意識有關,台灣雖有內外夾攻的隱憂,但是政府始終有其防疫的節奏與高公民素質,只有柯文哲不要自作聰明自以為是,防疫降級指日可待,或許重建經濟、著手規劃紓困方案已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