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境內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長期下來造成護理師等醫院職員的勞動環境嚴苛,甚至在生活上受到歧視,使護理師等人員身心俱疲,相繼離開醫療抗疫前線。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在照顧患者感到精疲力竭的護理師等醫院職員,離職案例層出不窮,主因在與感染風險相伴的嚴苛勞動環境下,不僅沒有獲得應有的合理待遇,甚至還受到來自身旁的歧視。

8月從北日本某間綜合醫院離職的40多歲女性護理師說,「經常為了自己什麼時候會被感染而感到緊張,身上負擔太重」。

這名女性之前為了照顧還在保育園(類似托兒所)階段的兒子,離開工作10年以上的診所,4月轉往班表比較容易協調的大醫院工作。

她在大醫院內是非正職護理師,負責門診工作;但疫情擴大以後,轉為負責協助可能陽性患者進行檢查等。

這名女性在醫院的同事有人染疫,儘管自己徹底做好在工作時配戴護目鏡及口罩、不在休息室內跟人交談等防疫措施,仍舊無法掃除心中對可能染疫的不安。

雖然工作量增加,但時薪還是只有約1400日圓(約新台幣380元),而針對這波疫情獲得的特別津貼,也只有每月1萬4000日圓左右,讓這名女性說,「待遇也不好,甚至讓自己和家人生命曝露在危險中,這種工作無法再做下去」。

大阪市立十三市民醫院到11月底止,已有10名醫師、22名護理師及護理師助手,總計32人離職。這所醫院擁有18個專科,是地區醫療據點,但今年5月時變成新型冠狀病毒中等症狀患者專門醫院。

大阪市立十三市民醫院7月重啟部分門診,不斷地有醫護人員以「無法為本來專科領域患者看診很痛苦」、「負擔過重」為由離職。

很多醫院職員也向工會組織表達內心煩惱。日本醫療勞動組合連合會8月以醫療等單位作為對象調查,發現120個受調查單位中,大約2成醫療機構的職員曾遭受歧視對待或騷擾;也有醫護人員被保育園拒絕托育小孩,或是想去美容院也被拒絕。

面對這種情況,有醫院持續相挺醫護人員。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醫院臨床心理師曾根英惠說,長期在過度嚴酷的環境下度過,醫護人員在心理健康上的照護更顯重要。

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附設第3醫院,針對擔心造成家人感染的職員,提供免費宿舍入住,也調整工作體制不讓醫護人員負擔過重。

日本筑波大學副教授高橋晶說,在疫情影響下,有些患者家屬無法在旁陪同家人走完最後一程,會責怪醫護人員;面對身旁有時出現的歧視言論,讓使命感愈強的醫護人員,愈容易在精神上感到失落,醫院方面必須掌握職員需求,打造易於工作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