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奇景日環食在昨天(6/22)登場,而且在台灣變成一項全民運動,佔盡各大新聞媒體版面,且新聞熱度與網路關鍵字都是一片日環食。除此之外,到最佳觀看地點嘉義縣市的光觀人次也升高,高鐵、鐵路,乃至於高速公路都有人潮車潮,這代表什麼意思?這是台灣在積極防疫作為成功下,台灣的消費信心仍在,大家在假日適逢日環食奇景踴躍出門,這是未來振興經濟好的開始。
相較於世界各國的武漢肺炎疫情,包括中國北京,從美國、日本、韓國,到歐洲的德國等,已經出現第二波疫情復發的跡象,而南美洲的巴西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台灣的防疫成果仍然持續有效,這除了天佑台灣之外,也是我們醫護體系的大成功。也因為如此,才有敢於出門消費的台灣民眾,以及逐漸放寬到正常生活的繁景。相較於2008-09年金融海嘯期間,國人普遍對未來悲觀的情緒,導致當年振興經濟的消費券政策失效,人人都把消費券拿來替代現金儲蓄,在全球武漢肺炎仍然持續延燒,確診病例即將破900萬人,而死亡人數往50萬人推進的同時,可見台灣防疫對國人信心提振的效果,這是除了防控病毒傳播之外,整體防疫團隊外溢出來的最好效果,可謂台灣之福。
從民間對解封後出門消費的信心來看,更說明政府規劃馬上要上路的振興券,確實打在台灣目前亟需刺激的消費面向要害上。雖然台灣的外貿依存度很高,但整體國內生產毛額(GDP)當中,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民間消費,而裡面零售與服務更是重中之重。國內消費,除了平常的材米油鹽之外,這幾年休閒娛樂消費在經濟與薪資好轉的情況下,逐步提升,各處新成立的健身房行業起就是一個證明。也就是說,當國外在疫情影響之下,對未來經濟前景還不明朗,但隨著疫苗開發的時程步入軌道後,未來兩到三季,台灣經濟仍然需要擴大內需的方式來刺激,所以,振興券三倍券成了台灣內需經濟點火的關鍵。
如今看來,除了已經上線測試的振興券平台反應熱烈之外,各個行業都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對振興券提供加碼,這是民間業者聞到商機的訊號,也印證經濟部在推動時設想的情境是正確的,目前只待7/1預約開始到7/15正式啟動後,整個振興券的執行是否如產官學所預期了。不過,以這次日環食造成的觀光人潮來看,可以預見這個政策在民間消費信心足夠,而各行各業努力拚搶的情況下會有超乎預期的成效產生。經濟的消費行為,從來就不是政府一廂情願的亂花政策可以提振,一個細膩有效的經濟政策,本就要預估民眾與民間企業的參與是否能同步,把一分力量變成三分力量,對於這一點我們要回過頭來肯定經濟部的堅持。
文/吳子懿(大學經濟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