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今(15)日公布今年愛滋認知大調查網路問卷結果,結果顯示台灣民眾仍有超過5成對愛滋有負面觀感,4成民眾對感染者有錯誤認知或負面想法,如認為一定是因為私生活很亂才被感染,或認為同志才會感染。學會強調,社會的不友善態度不利愛滋防治,但生病並沒有錯,應該要互相支持,呼籲民眾以知識跨越恐懼,以同理心看待感染者,打造零歧視社會。

該調查由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發起,於今年5月下旬針對1000名(男女各半)18至50歲民眾進行網路問卷調查,藉此了解台灣民眾對於愛滋、感染者的觀感及預防等知識。結果發現,台灣社會對愛滋及感染者存有歧視,分數僅3.9分(1分為具有歧視、10分為正向支持)。

調查更發現,4成民眾對感染者有錯誤認知或負面想法,如認為一定是因為私生活很亂才被感染,或認為同志才會感染,也有超過5成的民眾對愛滋有負面印象,認為愛滋是21世紀的黑死病、骯髒的性病;只有不到一半的民眾認為感染者完全不需對自己感到羞愧,甚至有45%民眾無法完全認同愛滋感染者應該被平等友善對待。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其實近年國內新增愛滋通報人數有下降趨勢,包括去年跟前年皆是連續下降,今年1月至5月的通報人數共577人,較去年同期832人減少了31%,疾管署預期今年還會是持續下降的一年。至於今年下降的原因,羅一鈞指出,除了愛滋防治見效外,受肺炎疫情影響,人際間的減少接觸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表示,愛滋感染者穩定接受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療(ART)後,若血液中病毒量抑制在200 copies/ml(每毫升所含病毒複製數)以下,並維持6個月以上,即稱為「U=U」,也就是「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狀態,將不會再透過性行為將愛滋病毒傳染給他人。

洪健清表示,U=U是愛滋領域的重大里程碑,此觀念也獲國際支持,科學已證實治療愛滋病的意義,感染者穩定接受治療就不會成為感染源,感染者也不用再擔心會透過性行為傳播病毒,可以放心交友、談戀愛。當U=U觀念更普及,有助扭轉大眾對愛滋刻板印象。

台灣愛滋病學會及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也共同呼籲社會的認知應該與時俱進,希望用知識跨越恐懼,以同理心看待感染者,期待台灣在2030年時,能達到聯合國愛滋規劃署(UNAIDS)的「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