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週二(5日)接受美媒 CNBC 節目專訪時表示,計劃在未來一週內將公布半導體與晶片的新關稅政策,盼這些關鍵科技產品能在美國本土製造。其中,特別提到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要在美國投資 3,000億美元。對於川普的說法,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台積電董事會及全體股東很悲哀,公司治理蕩然無存。」
川普接受 CNBC 節目《Squawk Box》專訪時表示,「我們即將宣布針對半導體和晶片的關稅,這是一個獨立類別,因為我們希望這些產品能在美國製造」;此外,他也談到進口藥品關稅,透露將分階段提高藥品進口稅率,初期先採取較小額的稅率,之後逐步調升至 150%,甚至最高達 250%。
延燒焦點:台灣「20%」股市無動於衷? 謝金河:市場漸免疫川普關稅戰不安波動
川普自豪稱,「我現在的民調數字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因為人民喜歡關稅。」即便美國多家民調機構顯示,他的支持率近來趨勢下滑。
由於川普露透的金額,遠超過台積電之前所述的 1,650億美元,引發外界懷疑是否口誤?亦或是台積電又要加碼投資?對此,綜合媒體報導,台積電僅表示,「目前美國投資計畫就是已宣布的 1,650億美元」,未證實任何額外投資。
今年三月初,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宣布擬額外加碼 1,000億美元投資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先進半導體製造廠,加上已正在進行 650億美元投資專案,總投資金額預計將達 1,650億美元。預計該筆投資包含興建三座新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及一間主要研發團隊中心。
陸行之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要是台灣台積電的美國亞利桑那廠的資本支出,真的要由美國總統來喊高、來實現,我覺得台積電董事會及全體股東很悲哀,公司治理蕩然無存,「老實說,我們還沒「說不要」的選擇與權利(設備、EDA、客戶,關稅全掌控在美國手上),這讓我想起了之前看的感觸良多的一本書——《美國陷阱》」;「以後台積電美國廠賺錢之後,也隨時可以來個外商企業大加稅?我覺得,台灣企業以後逐年降低對美國市場的銷售比重,才是解決之道。你們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