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時代的衛生署長楊志良,日前說:「在大規模感染後,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有「免疫力」,反觀台灣將來可能會很危險,因為感染的人數很少,這也代表有「抗體」的人不多,恐怕沒辦法有效遏止疫情傳染。」、「台灣雖感染人數不多,這就意味著有抗體的人不多,恐怕無法有效遏止疫情傳染,對台灣未來情勢、走向較感不樂觀。」、「中國在疫情控制方面,確實是比歐美國家來得好」。(「0確診是警訊? 楊志良解析曝關鍵:台灣未來情勢恐不樂觀。」

我不是傳染病專家,無法就傳染病學理直接批判楊志良的評論。但放置在全球防疫邏輯結構中,楊志良的論點將成國際大笑話。

根據楊志良的講法:「在大規模感染後,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有「免疫力」」推論,則楊志良的至親過半數感染,這狀況會比較好。請問他要不要?更直接的說,現在將楊志良過半的親人送到武漢去可能接觸而被傳染,他要不要?

其次,全世界在防武漢肺炎,不是因各國武漢肺炎的染病者超過楊志良所說的標準:「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有「免疫力」」而進行避免再擴散的動作,而是人數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時,就在抑制傳染病擴散。因此,若楊志良講的話是對的,則世界各國政府、防疫專家目前的防疫政策是錯的。

全世界的防疫政策都不是要讓人民得傳染病然後有免疫力,而是讓傳染病的擴散在政府的控制下被減少,甚至消失。所以,除非有解藥、疫苗,否則防疫是必然的。而且不管對傳染病清楚與否,都是以降低傳染、或將傳染處理在可控制範圍之內。這和楊志良所言,恰恰相反。

中國隱匿疫情、武漢肺炎的狀況不透明。這已經是國際共識。在這個基礎下,楊志良說中國疫情控制比歐美好,不會被人接受。更且,歐美國家的醫療設備遠強於中國,若國民染病,他們治癒人民的能力遠高於中國。也就是在相同染病人數下,歐美國家的死亡人數會低於中國,「死亡/確診」率會低於中國。但目前是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的「死亡/確診」率遠高於中國,這是違反基本邏輯的。楊志良不應該講這種公衛專家無法接受的論點。除非中國已經有疫苗、解藥卻不公佈!而若中國有疫苗、解藥不公開,不僅違反人道、人權,也難免被質疑他的居心為何?

要進行評論,必須考量學理、數據和客觀狀況。中國防疫的資訊不全,乃至漏洞百出。我們就無法評論他防疫成績的好壞。就算要講,也不能是肯定句型,而應該帶有質疑、不能下強烈認定結論論述方式。這是接受學術訓練的人,應該有的基本態度。楊志良這樣的發言內容,不僅讓臺灣公衛人員蒙羞,也讓學界引以為戒。

作者 : 林修正 / 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