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114年度總預算案在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審議下,刪減超過2000億元並凍結金額逾1500億元,最終確定的刪減與凍結數字,竟然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企圖送交總統府來公告。此舉不僅是對憲政體制的挑戰,更顯露出政治算計凌駕程序正義。

  依據現行法令,總預算案應由行政院編列後送至立法院審議,並經由立法程序確認後,方能交由總統公布。然而,在此次預算審議中,國民黨與民眾黨的行為卻顯示出明顯的違憲疑慮。他們未能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完成預算案的討論與表決,而是以一種草率的方式進行政治操作。

  憲政體制的核心在於權力分立與制衡,而立法院的預算審議權正是用以監督行政權的重要手段,如果立法機關未經充分討論即將不完整的預算案匆匆送出,無疑是在褻瀆自己職責。這種對程序的漠視,直接侵蝕了憲政體制的基石,讓立法院形同虛設。此次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操作預算審議,背後的政治動機十分明顯,刻意在審議過程中製造混亂,未經充分討論即迅速刪減與凍結大量預算,藉此向行政院施壓,甚至博取選民支持。在如此龐大的預算案中,每一筆刪減或凍結的金額都應有清楚的依據與公開的討論,這是對民主原則的基本尊重,否則就是「黑箱作業」。

  總預算案應以程序正義作為基礎,避免草率任性的政治操作,如果就連刪減與凍結數字都無人知曉,請問總統如何公布?

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
請繼續下滑閱讀:共軍恫嚇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