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宇欣說她在工作幾年以後,開始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她向我強調,她的生活並沒有過得不好,只是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
她說每天上班、下班,過著日復一日重複的生活。上班時她總是盡全力做好老闆交代的職責,同事有工作請她幫忙時,她也總是使命必達,而且她在工作上的表現也不俗,卻總是感到缺乏成就感。
下班後的生活,如果還有力氣與精神的話,除了陪兩隻貓咪玩耍外,宇欣經常就是吃東西、追劇、或是滑手機度過。偶爾與同事或朋友聚會時,總聽著別人聊孩子、購物等,令她提不起興致的話題。
宇欣說她發覺自己與人相處時,經常有種格格不入、尋不著歸屬的感受。某天加班回家之後,看著自己零亂的住處,她驚覺自己竟然過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日常。
我問她最常感受到的心情是什麼,她想一會兒,表情顯得有些失落地說:「應該是孤單與寂寞的感覺吧!」
人都需要也渴望歸屬感,需要有與人同在與連結的感受。然而許多人在尋求歸屬感時,會極力要求自己表現完美,以期待他人的肯定與認同,甚至不自覺地有取悅他人的傾向,而經常在這過程中漸漸失去了自我。
透過心理諮商,宇欣意識到,由於太過在乎與擔心他人的眼光,因此經常不習慣於表達自己的意見,以為只要自己表現「隨和」的樣子,別人便會認同她與喜歡她。
然而「隨和」經常也意味著得極力去配合、甚至滿足他人的需要與想法,久而久之,似乎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與重視什麼,生活也自然逐漸變得索然無味了。
美國休士頓大學社工研究院教授布芮尼.布朗(Brene’ Brown)透過研究告訴我們,人們經常有種迷思,期待透過不斷追求與別人的連結與他人的認同,來獲得歸屬感。
然而她發現,真正的歸屬感是源自內在的勇氣,人們得先更相信自己,能自我認同,並進而能夠做自己,才有機會與人相處得更加融洽。她說:「當呈現真實且不完美的自己時,真正的歸屬感才會產生。」
宇欣也意識到除非能夠先自我肯定與做自己,而非處心積慮去取悅他人與尋求他人贊同的眼神時,才能夠活出「真正的」生活。
後來她還與我分享她看到富蘭克林的名言:「許多人在25歲便死了,只是75歲才下葬。」她說她要自我勉勵,更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在尊重別人的同時,更尊重與重視自己。
唯有如此,才不致虛擲光陰生活在想像的他人的眼光之中,也才能夠更把握自己當下的人生,去做有意義並且能豐富自我人生的事情。
作者:李嘉修 臨床心理師/服務單位:清華大學諮商中心、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林正修診所、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李嘉修臨床心理師。 圖:李嘉修臨床心理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