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害不用等到週三(6),週一(4)就有可能來襲!有大學教授在FB上貼出預警訊息,指出下週三可能會有高壓迴流現象產生,進而影響台灣空氣品質,爆發第三波紅害,但環保署及氣象局都認為,從目前的天氣預測圖來看,下週三出現高壓迴流的機率不大,環保署提醒,其實不用等到週三,週一開始冷空氣報到,來自中國的境外汙染物(俗稱霾害)就很有可能影響台灣。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在FB提醒,根據ECMWF(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針對下週三的預報顯示,會發生高壓迴流之天氣型態,但NCEP之預報則不明顯。希望這次國家可以作更好的應變。

不過環保署監資處長張順欽表示,其實不用等到下週三,週一可能就會有來自中國的境外汙染物(霾害)影響台灣,但東北風通常會帶來水氣,如果有下雨的話空氣汙染物的濃度就會減緩許多,反之則得做好防禦準備。而空氣品質分析最好在前兩日做預報才會比較準確,氣象變化其實很快,現在從資料上來看,下週都還沒有太大機會出現強勁的高壓迴流,大多還是以東北風為主,中間可能風會稍微減弱,但還不至於轉到東風出現和28、29日一樣的慘況。

中央氣象局指出,下週一至下週四(4日至7日)台灣附近水氣相對較少,降雨以迎風面的北部及東半部地區為主,其中東北部地區降雨時間會較為持續,中南部地區則都是多雲到晴的天氣。因此環保署提到的境外汙染物很有可能在週一影響台灣空品。

另外,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劉宇其指出,依照數據來看,下週都還是以東北季風影響為主,週三、週四東北季風減弱,風向有機會轉成偏東風,在偏東風的情況下,西半部容易出現擴散條件不良的情況,但實際風向還是要等到時間接近才能準確預測。

劉宇其提醒,氣象只是影響空氣品質的其中一個原因,不能純粹靠氣象來判斷空氣品質;而通常「高壓迴流」的條件,必須是高壓自大陸出海後移動到日本南邊的海面上,台灣就容易出現偏東風甚至東南風。

但一般稱「迴流」會比較接近東南風,而就目前數據來看是偏東風的狀態,週四(7日)後續又有另一波高壓接力報到,還來不及轉到東南風,後續高壓又帶來新一波東北風,因此出現「高壓迴流」的現象機率不太高。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在FB提醒,週三可能出現高壓迴流現象。   圖:翻攝自莊秉潔教授FB

環保署警告,週一就有一波境外汙染報到影響台灣空氣。   圖: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