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林沛祥用「社會邊緣人」形容發起大罷免公民團體,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是因為這不是失言,而是特權階級對草根社會輕蔑言行與心理的原形畢露。如同成大教授李忠憲所言,林沛祥不是揭露別人,而是揭露了他自己,以及整個靠血統上位的藍色權貴集團的心理結構。

        林沛祥是誰?父母都是台灣政壇老將,以及擁有完整政商資源與媒體後援的「藍二代」。這類人自出生就坐擁政壇跳板,根本無須在社會中打拼、在基層中搏鬥,更別說理解公民的焦慮與壓迫。他們靠黨內關係庇蔭卡位,靠媒體塑造光環,靠族譜登上政治舞台。然後,居然還有臉笑別人是「邊緣人」?

        國民黨宮廷中的他們,從來不懂公民為何站出來,因為他們從不需要為任何社會不公義的問題奮鬥。他們的世界裡只有升官、分贓、搶版面或搶聲量。公民參與政治事務對他們而言不是理性行動,而是不受控的威脅。民主對他們來說,只是用來包裝自己特權的外皮。

        這不是單一個人問題,而是整個國民黨依舊活在威權舊制下的縮影。今天的國民黨,仍由一群靠黨產、裙帶關係、人脈遺產上位的藍權貴所掌控。含著「政治金湯匙」的他們幾乎無法與基層對話,更不願與民間同行,卻持續壟斷資源、壓制變革。他們對公民的態度,不是尊重,而是施捨;不是平等,而是管理;不是合作,而是管控。

        林沛祥不是個案。他只是連勝文、蔣萬安、朱立倫等這群公子哥們背後階級再製機器中的一枚齒輪。台灣人面對的這群人,雖然是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臉孔,但其實面對的永遠是一種不變的特權姿態,就是高高在上、冷眼旁觀,卻還妄想代表你我。

        民主三十年,台灣仍被這種封建遺毒綁架,仍讓這些政治世襲者主導議壇、排斥異議,反民主不反共。他們口口聲聲說要「理性溝通」,但面對真正的草根聲音,只會貼標籤、潑髒水。他們說社會要「和諧穩定」,其實只是想維持自己的特權穩定。

        是時候把他們請下台了。不是我們憎恨他們的出身,而是我們再也無法容忍這種以出身凌駕民意的心理結構與體制。民主的核心從來就不是「誰的爸爸是誰」,而是「誰跟人民站在一起」、「誰懂得人民的心聲」。作為政治人物如果連這點體認都沒有,憑什麼要多數社會邊緣人的台灣公民,投票成就你成為國會議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