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本會期進入最後2天倒數,今(13)日上演表決大戰,一整個上午就有國營事業等待表決項目共34案要處理,結果民進黨團及綠委共有17項提案遭封殺,不論是大至刪除核四的140餘億預算案,小至譴責台灣故宮展出具統一意涵的「山水合壁」案也罷,都在國民黨團的人數優勢下,全軍覆沒,以這種情況來看,如果明年立委選舉後,選民仍無法用選票讓藍綠立委席次能稍微達到平衡,那麼在國會殿堂內,永遠都只能看到多數暴力的結果。

以核電相關提案為例,立法院議場內上演表決大戰,場外則出現多年來未見的反核抗議激情。但經過今天多達20次有關核電政策的表決結果(藍綠各提10案,再分別表決)來看,國民黨都以多數否決民進黨要求刪除核四預算、停建核四、核一至三廠不准延役以及核廢料存放地點等議題,立院朝野黨團對於台灣未來的核電政策正反態勢明顯,而決定權卻只操之在立法院的政治現實面。

再取其中綠營所提的「刪除核四追加預算案」為例,綠營發起甲級動員令,全數共33位綠委還敵不過藍營的44票反對、還有3票棄權(藍委現有72席,無黨籍5席),雖然反核的環團人士認為,核四預算案通過,也應究責於「民進黨的消極作為」,但以目前立院藍綠席次有這麼大的懸殊差異來看,誠如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高志鵬今天所說的,「立院經過一連串的表決,國民黨罔顧程序正義與民意,用多數暴力,否決民進黨17個提案。」但如果立院的藍綠消長永遠處於高度不平衡的狀態下,這種情況就會長期存在。

而在今天表決結束「100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後,這個會期就只剩下明天1天,目前立院還有政府組織改造相關法案及法官法草案等待朝野協商處理,而明天上午的大法官行使同意權投票案,民進黨團已決定全數退席,這或許也可以視為「在現實的情況下,消極不作為」的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