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胡蕙寧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胡蕙寧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4天內2次脫歐」   英國人自酸脫歐效應破表(胡蕙寧)

    新聞 「4天內2次脫歐」 英國人自酸脫歐效應破表(胡蕙寧)

    2016.06.29 | 12:24

    英格蘭國家代表隊27日在歐洲國家盃足球賽慘輸冰島後,我立刻接到住在英國的義大利朋友來訊說:「另一個脫歐(Another Brexit)」出現了! 上臉書、推特一看,所有的歐洲朋友都開著這個「又脫歐」的玩笑,英國人世界一流的調侃能力更是把自己酸得厲害。有寫道「4天內2次脫歐,世界紀錄!」、「這是後脫歐
  • 政局詭譎 英留歐脫歐兩派都使出拖字訣 (胡蕙寧)

    新聞 政局詭譎 英留歐脫歐兩派都使出拖字訣 (胡蕙寧)

    2016.06.27 | 21:42

    就在英國仍處在脫歐公投後的大震盪中,歐盟國家領導人已經展開本週系列的外交磋商。德國總理梅克爾、法國總統歐蘭德和義大利總理倫齊三大歐盟經濟主導國週一舉行會面,德、法兩國外長草擬的「不確定世界中的強大歐洲」聲明也將問世,在脫歐聲浪高起中倡議歐洲團結,在共同安全、移民政策、經濟融合三大方面更予加強。法德外
  • 英脫歐代價浮現 最壞估計十年動盪

    新聞 英脫歐代價浮現 最壞估計十年動盪

    2016.06.26 | 18:19

    包括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北愛在內的大英聯合王國公投確定脫歐後,除了首相卡麥隆立刻宣布提前下台外,卡麥隆的密友、英國歐盟事務專員希爾勛爵也在第一時間就提出辭職,這位英國在歐盟級別最高的官員表示”英國脫歐已覆水難收”,他繼續擔任歐盟金融服務業專員已不合時宜。希爾的空缺將由拉脫
  • 英國出現「半脫」狀態  蘇格蘭啟動留歐協商

    新聞 英國出現「半脫」狀態 蘇格蘭啟動留歐協商

    2016.06.25 | 22:03

    就在歐盟德、法、義、比、盧、荷6大「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成員國外長25日在柏林緊急磋商,提出「靈活歐盟」方案來因應英國脫歐公投的影響時,蘇格蘭首席部長暨蘇格蘭民族黨主席斯特金(Nicola Sturgeon)在愛丁堡召開公投後的第一次內閣會議,會中決定蘇格蘭將立即啟動跟布魯塞爾的單獨談判,「以保障蘇
  • 英脫歐變天震驚全球  連鎖效應才要開始

    新聞 英脫歐變天震驚全球 連鎖效應才要開始

    2016.06.24 | 23:24

    英國選民以3千多萬張選票做出了震驚全球的抉擇,脫歐派以52%的過半選票讓英國成為歐盟史上第一個退出的國家,也告別自歐洲經濟共同體以來的43年歐盟會員國身份。這個定局雖被脫歐派歡慶23號公投日為「英國的獨立日」,卻也立刻發出政壇、貨幣、地區跟歐盟的連環巨震,難以估計的震波仍然餘波盪漾。英國24日清晨六
  • 英脫歐世紀公投開始投票  2/3賭金押留歐

    新聞 英脫歐世紀公投開始投票 2/3賭金押留歐

    2016.06.23 | 17:59

    英國脫歐公投已經在23日當地時間上午7點(台灣同日下午2點)啟動,不少投票所一開門就發現長龍。投票將至英國晚間10點截止(台灣24日凌晨5點),共有約46,499,537人符合投票資格。今天全國溫度約20度上下,英國晚來的夏天讓許多地區白天乾爽,更鼓勵人們出門投票。這場也被喻為「世代公投」的超級選戰
  • 請別走!英脫歐世紀公投 全球高分貝勸留

    新聞 請別走!英脫歐世紀公投 全球高分貝勸留

    2016.06.22 | 20:19

    脫歐公投戰不只在英國國內打得水深火熱,在周邊國跟大西洋對岸也分貝高增。法國總統歐蘭德21日在巴黎會晤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時,也不忘在兩人聲明中共同呼籲英國留歐;雅典總理奇普拉斯同日也表示希望“留歐派“能獲勝,一起對歐盟進行改革。德國總理梅克爾早就以"留在談判桌上比走到門外去更好
  • 英脫歐公投膠著「有去無回」vs.「英國獨立」

    新聞 英脫歐公投膠著「有去無回」vs.「英國獨立」

    2016.06.22 | 20:10

    英國23日即將舉行的脫歐世紀公投,因為影響數代也被喻為"世代公投"。由於英國脫歐與否不但涉及本國的景氣就業、工資水準、旅行僑居、會員成本、移民管控、經濟貿易、教育科研、甚至國家主權,正反兩方連月激辯不休。在倫敦22日晚間由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主持的最後一場現場辯論中,就以3留對3脫的方式打起最後口水戰,
  • 台灣國貼紙護照WHA打通關  官員、立委衝勁足

    新聞 台灣國貼紙護照WHA打通關 官員、立委衝勁足

    2016.05.25 | 23:45

    正在瑞士召開的第69屆世界衛生大會(WHA),跟過去8年來馬政府官員赴會必須提防在外的民間抗議團體之不同,此次外僑團體前往日內瓦少了許多「敵對自家人」的氣氛,多了些給新政府當後盾的鼓勵心態。而台灣新官員的積極以及新立委的衝勁,也給歐洲人跟所有與會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的台灣官方與民間仍是為台灣能
  • 她曾推台灣國貼紙被檢舉  今成歐盟親善大使

    新聞 她曾推台灣國貼紙被檢舉 今成歐盟親善大使

    2016.05.19 | 13:12

    身任奧地利外交部「文化融合親善大使」的台灣屏東女兒楊佳恬,已被奧地利外交部證實升格為「歐盟文化融合親善大使」!不但將在6月底獲邀出訪歐盟總部的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3天,台灣新總統就職的520當天還將前往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在歐盟執委會駐奧地利代表處先初步了解歐盟在奧國的聲望、歐盟在傳播理念上的挑戰與歐洲
  • 中華民國自斷手腳 台灣走不出去的外交(胡蕙寧)

    新聞 中華民國自斷手腳 台灣走不出去的外交(胡蕙寧)

    2016.03.22 | 14:49

    歐盟議會總部上週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一場邀請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出席的「台灣民主」圓桌會議,事前為了如何稱呼國名的風波,事後依然在海內外盪漾。我國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對主辦單位提出將主題改成「中華民國在台灣」(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以取代主辦單位之一「台灣角」(Ta
  • 歐盟台灣民主圓桌會議 林飛帆發出新生代聲音

    新聞 歐盟台灣民主圓桌會議 林飛帆發出新生代聲音

    2016.03.16 | 19:25

    15日(當地時間)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進行的一場圓桌會議以「台灣—成功活躍的民主」為題,討論台灣的社會運動、兩岸關係與大選後的政治發展。與會的歐洲議會議員均肯定台灣的民主進程,台灣新政黨時代力量代表林飛帆也受邀出席,罕見的成為8年來少見、突破馬政府「外交休兵政策」的意外聲響。由台灣角 (T
  • 旅台的中國流亡詩人貝嶺赴德談台灣經驗

    新聞 旅台的中國流亡詩人貝嶺赴德談台灣經驗

    2015.05.21 | 19:14

    旅居台灣的中國流亡詩人貝嶺,受德國台灣協會之邀,17、19日到德國茵果市舉辦茶敘與座談,與來自台灣的交換生、中國年輕學生、德國中南部台灣僑胞等暢談台灣經驗。貝嶺在會中以一位華語作家的身份表示,台灣之所以是他最佳的選擇,是因為那裡有充分的言論自由,讓台灣成為目前華語國家中唯一言論自由的國家,這也是他留住台灣最主要的理由。 17日的茶敘,貝嶺以旅居台灣數年的觀察來比較他遊走世界各國的感想,也一併提出中國與台灣在政治經濟與言論尺度上的差異。他以台灣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家做開場, 談到自身被中共政權言論打壓的經歷。也提到劉曉波受監禁及其夫人的軟禁情況。由他特殊的身份讓他認為,台灣作為民主國家但現今法律中卻沒有難民法,這與其他民主成熟國家相比較,實有欠缺之處。 德國台灣協會在茶會中也播放由陳麗貴執導的「火線任務─台灣政治犯救援錄」紀錄片。該片還原當年國際特赦組織救援台灣政治犯的經過,給在場參加座談的茵果市國際特赦組織及年輕的中國與台灣學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19日的朗誦座談則是德國台灣協會與國際特赦組織、天主教成人教育組織共同合辦。對於茵果市作為一個與中國有緊密合作的產奧迪車城市,也在中國賺取龐大利潤這點,貝嶺在會中期許能透過公民組織要求奧迪善盡社會責任, 支持中國民主人士來德國。他認為,德國政治人物到中國大多只談艾未未,對劉曉波被監禁問題鮮少提到。時下的中國年輕人也大多不認識劉曉波。他鼓勵年輕人要多讀海外有關民主言論的書籍,多了解人權、關心人權。 貝嶺目前兼任獨立中文筆會的會長,經常出席國際筆會(IPEN)的他,卻鮮少看到台灣有代表出席。他特別提出希望亞洲代表能積極參加筆會,關心國際事物,才不會在國際中失去自己的聲音。朗誦座談會中提到繁體字,他表示,中國政府允許印製繁體字古文書,所以他曾用繁體字看完紅樓夢,自己約花了10年的時間磨練,才讓他讀繁體字與簡體字一樣順暢。他說,在台灣閱讀基本上沒問題,不過,不會閩南話仍讓他感到生活上有所不便。 對於在場中國年輕學子對人權關懷的提問,台灣協會會長劉威良說,這正是邀請貝嶺來德國的目的之一,希望他與年輕學子交流跟直接接觸,以最新、最直接的資訊讓外界深入了解中國人權的近況。朗誦會特別邀請貝嶺多年好友慕尼黑漢學教授Hans Kühner 為其引言、提問與翻譯。貝嶺朗誦的2首詩作是「宿」與「放逐」。
  • 台灣9家當代藝術藝廊 5月進軍倫敦

    新聞 台灣9家當代藝術藝廊 5月進軍倫敦

    2015.05.07 | 18:29

    倫敦的5月將出現久違的台灣味!台灣9家畫廊包括:大未來林舍畫廊、大象藝術空間、也趣藝廊、伊日美學、東之畫廊、恆畫廊、亞洲藝術中心、尊彩藝術中心和新苑藝術等,將在這個月同時前進倫敦藝術博覽會ART15 London,再創台灣畫廊參展的新高,展現出台灣當代藝術不但多元,還具有豐沛的能量。 ART London以強調當代、原創與多元觀點為宗旨,2013年才首度辦展,2年來,就吸引全世界傑出的當代畫廊陸續參展,並逐年受到英國與歐洲地區藝術圈與藏家的廣泛注意。去年的ART14 London就成功吸引了3萬名參觀人潮,其中,台灣就有5間畫廊參加,分別是大未來林舍畫廊、也趣畫廊、恆畫廊、新苑藝術、尊彩藝術中心。今年這5家繼續參加,另外還吸引其他4間台灣畫廊加入,可見ART London在短期內就廣受歡迎的程度。 第3屆ART15-London's Global Art Fair將於本月21至23日登場,共有來自40個國家的150間畫廊共襄盛舉。今年的展覽點位於倫敦的優質住宅區肯辛頓(Kensington)內的奧林匹亞廳(Olympia Hall),該畫廊表示,英國的藝術市場開放又國際化,世界各地的藏家都有興趣來此尋藏跨文化的藝術品,高價作品的接受度也比台灣高,單件作品價約5千英鎊到1萬英鎊之間,這是在英國的基本行情,也是非常吸引外來藝術家的重點之一。 主辦單位此次還承諾,將在5月22日下午4點特別規劃為頂級VIP貴賓舉辦台灣畫廊導覽活動,藝博會2位創辦人Tim Etchells、Sandy Angus、總監Kate Bryan都將親臨現場助陣。 台灣這次參展的藝術家名單包括:劉煒、周春芽、劉時棟、邱建仁(大未來林)。耿傑生、徐正旻、林世雍、張羽(大象)。沈昭良、范揚宗、羅展鵬、李承道、黃可維、郭志宏(也趣)。陳雲、時永駿(伊日)。韓旭東、林俊庭、李小鏡、林佳鴻(東之)。宋曉明、彭譯毅、劉致宏(恆畫廊)。張騰遠、廖文豪(新苑)。李真、葉仁焜、潘信華、張永達(亞洲)。林宏信、吳耿禎、黃頤勝、王建文、徐薇蕙、陳依純(尊彩)。
  • 英大選選情膠著 7黨領袖電視交鋒

    新聞 英大選選情膠著 7黨領袖電視交鋒

    2015.04.05 | 10:38

    英國5月大選正式開打,在進入倒數計時第35天之際,7個參選黨派的領導人、也是英國首相卡麥隆唯一參加的電視辯論吸引了全國的焦點,從全民健保(NHS)、政府預算到移民管控等重大議題都各黨首腦都提出不同的主張相互較勁。而近日多家民調數據出爐,結果卻各自迥異,顯示選情激烈。 目前執政的保守黨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最大敵手的在野黨工黨黨魁米勒班(Ed Miliband),以及目前英國最令人矚目、有可能搶走右派選民的獨立黨UKIP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是全場最吸睛的3大焦點人物。 辯論場中,雖然卡麥隆與米勒般都是辯才無礙的演說高手,但這場辯論中表現最搶眼的卻是獨立黨黨魁法拉吉以及蘇格蘭國家黨 (SNP)的新女黨魁史特俊(Nicola Sturgeon),在英國4大民調中,這兩人在有些民調中追平或甚至出現超越現任保守黨首相跟工黨黨魁的成績。 這次公開電視辯論2日由英國獨立電視台ITV主辦轉播,辯論地點在曼徹斯特,由抽籤來決定發言順序,現場並容許200名觀眾提問。在共計兩小時的正面交鋒後,各家民調的結果卻相當不同。 YouGov民調顯示出蘇格蘭國家黨黨魁史特俊的表現以28%奪冠,在電視上受到大圍剿的獨立黨黨魁法拉吉以20%居次,現任首相卡麥隆則以18%區居第三,工黨米勒班只拿下15%;聯合執政的自民黨黨魁克雷格(Nick Clegg)僅獲得10%選民青睞。 ICM的民調則出現工黨米勒班德以25%獲得第一,卡麥隆則以24%屈居第二,第三是法拉吉的19%,蘇格蘭國家黨黨魁史特俊17%掉到第四;ComRes的民調中,法拉吉、米勒班跟卡麥隆均以20%旗鼓相當,但史特俊僅以19%的一個百分點成績落後;Survation的民調顯示,卡麥隆與米勒班都以25%雙搶第一,法拉吉以24%緊追在後,史特俊拿到15%的成績。 迥異的民調結果顯示出目前選情非常膠著。但卡麥隆與米勒班還是自己宣布在民調中「稱雄獲勝」。保守黨中有資深議員們則稱讚史特俊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估計有7百萬英國民眾觀看了這場電視辯論。這是英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所有參選黨派黨魁同場現身辯論,一般認為跟兩大黨同步出席的綠黨、蘇格蘭國家黨以及威爾斯黨都因此上漲了知名度。 卡麥隆在辯論中開場就強調,他執政5年成功地減少預算赤字振興英國經濟。但這項說辭馬上被執政聯盟中擔任副首相的自民黨黨魁克雷格反擊,他明指卡麥隆刪減預算造成民生困苦。工黨米勒班則開出支票,若勝選將提高最低工資、改善勞工條例、維護全民健保。法拉吉抨擊卡麥隆的執政跟之前的工黨政府都沒能平衡預算,這讓他很不滿。他另指出英國全民健保過於寬厚而造成「健保旅遊」的現象,這讓太多外國人跑來享受英國健保醫療,英國人要「先照顧好自己人才對」。 這場辯論中也出現聯合攻勢,那就是蘇格蘭國家黨、威爾斯黨和綠黨黨魁聯手向3大保守黨、工黨跟自民黨發砲,指責後3黨在執政或參與執政時皆試圖將國民健保系統等公共服務私有化,蘇格蘭國家黨黨魁史特俊甚至就要工黨領導人米勒班保證,如果他當選不會進一步私有化國民健保。 在此次英國大選沒有出現一位強勢競選人的選情下,英國獨立黨法拉吉更顯得「出色」。他的撒手鐧尤其是強烈反對移民的主張與歐洲國家及右派類似,明白指出卡麥隆根本無法與歐盟達成協議去限制歐盟成員國公民進入英國。 法拉吉在歐洲大國興起的地方自主保衛戰中堪稱迅速地「異軍突起」,這位很具有煽動力的極右派政治人物,連高速公路上塞車都可以怪罪於是英國移民太多,偏激的言論讓他成為脫口秀永遠不缺話題的政客,也是首相卡麥隆在英國南部票倉的最大威脅。他在1992年保守黨簽署《馬斯垂特條約》,也就是《歐洲聯盟條約》後離開保守黨,始創英國獨立黨,自始至終反歐洲、反移民、反歐元。 對於他有可能當選首相與否的提問,法拉奇自己都笑稱不可能。但他卻成為可能拖垮保守黨的最大變數。英國這次大選很難出現一個強勢政府幾乎已是定局,問題只在誰將搶到唐寧街首相府的鑰匙,繼續面對英國社會未來的難題。
  • 德航墜機 確定副機師帶機自殺

    新聞 德航墜機 確定副機師帶機自殺

    2015.04.05 | 10:02

    全球各地的媒體,最近都在德國蒙特鮑爾的小鎮上徘迴。這座只有1萬2千居民的小城裡,不少人對媒體都挺合作地答問,但一個無法抹去的共同特徵是,他們的臉上都帶著哀傷與困惑,這裡養育出一個帶著149條人命撞機自殺的年輕機師魯比茲,未來將永遠給這個美麗的家鄉蒙上陰影。 德翼失事客機的第2個黑盒子尋獲並分析後,在飛行數據記錄儀中證明,副駕駛魯比茲不但將正駕駛鎖在艙門外,將自動導航裝置將飛行高度調整下降,還在最後的數秒鐘故意加速。加上第1個黑盒子的錄音,以及德國調查人員所公布的飛機失事前數週,魯比茲在家中上網搜索過自殺方法並研究駕駛艙艙門的安全鎖裝置後,所有證據均已足夠證明魯比茲確實是帶機衝撞,罔顧機上所有人命地蓄意墜機。 根據在線跟蹤服務系統「飛行雷達」的負責人林達爾對路透社的透露,衛星數據分析也顯示在墜機前的9時30分52秒至9時30分55秒之間,自動駕駛高度被人從38,000英尺調整成100英尺,9秒鐘後飛機就開始下降,那時自動駕駛儀可能處在一整個「開放下降」的模式。這些證據都顯示出駕駛艙中確實有「人為的故意」在操縱墜機,數天來德法兩國密集地偵查,只是要用證據確定誰是真正的操縱人而已。 德國航空法專家曾向德新社表示,如果最後確定此次空難由是副駕駛故意所為,那理賠金額將無最高上限。法國航空事故調查處(BEA)也表示,會朝當事人心理特徵、駕駛艙門的關鎖裝置、駕駛員進出程序、工作人員心理測試等方面調查,所有調查結果跟修改國家航空安全規定的建議都會交給法國當局。而不能否認的是,在這些報告完成之前,全球的飛航規定都已經出現更動,以防這類慘劇再度發生。 德國檢方宣布魯比茲確實曾有自殺傾向,但在最後的治療階段,已没有任何跡象顯示他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傾向。 漢莎航空已宣布取消該公司原定4月15日舉行的60週年慶活動,以對此次空難者表示尊重。該公司高層和德國領導人也將一起出席4月17日在科隆大教堂舉行的悼念儀式。並透露漢莎的保險公司已為該失事航班提撥3億美元的準備金,用來處理稍後更多的理賠事宜。這3億美元不包括為每位遇難者家屬先支付的54250美元短期費用。根據法規航空公司需向家屬理賠之上限為157000美元,但這筆賠償限額是航空公司無過失責任的前提下設定的。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 台灣《蓬萊春樂》音樂會 歐洲闖出一片天

    新聞 台灣《蓬萊春樂》音樂會 歐洲闖出一片天

    2015.03.24 | 00:40

    台灣音樂在歐洲闖出一片天!好海洋音樂暨表演藝術推廣協會於20日在維也納、21日在慕尼黑舉行一年一度的台灣春季音樂會。這個稱為《蓬萊春樂》的系列(Taiwan Melody Spring),已經連續三年進入慕尼黑主要文化中心、也是愛樂廳所在的Gasteig,專門推介台灣作曲家的創作,除了增進台灣作品在國際舞台的曝光率之外,也已逐漸在慕尼黑形成一個文藝據點。 今年的主題為「福爾摩沙群像與阿倫斯基」,內容涵蓋古琴音樂、客家民謠、原住民風情、台灣景物、歷史故事、作曲家自述,將多重的東方面貌以西洋古典編制呈現。慕尼黑場次除藉由多媒體影像來傳達一種真實的視覺感受外,並以俄羅斯國民樂派大師阿倫斯基取自民間素材發展成四樂章的鋼琴五重奏曲來作為對照。 此次《蓬萊春樂》音樂會發表了榮獲奧地利科學文化部「榮譽獎」的旅奧作曲家洪綺蓮、二度入圍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的吳睿然、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李和莆的作品,再加上南藝大教授彭靖的多媒體音樂共同演出。最後,由台灣演奏家沈妤霖、劉士誠、梁涵琳、范楷西、游適伃5人共同獻上蕭泰然的作品原住民組曲,用此向已故大師致敬。 主辦人蔡采崴表示,春季音樂會去年首度將場次延伸到維也納,深獲好評,今年決定再次到維也納演出,以觸及更多國的聽眾。這次音樂家群雖然全部從德國過去,但還是吸引了一些維也納當地的粉絲到場,相當令人欣慰。 慕尼黑的演出獲得慕尼黑文化局的支持,一如往常地非常成功,多媒體影像與室內樂結合,帶給現場全新的感受,許多德國觀眾驚豔於台灣音樂的創意與優美,紛表示這些樂曲讓他們更想認識創造音樂的這個國家,台灣觀光資料、簡介及紀念品都被大量索取。 蔡采崴表示,台灣藝術包涵著豐富的內容與多重的樣貌,透過集結旅歐藝術專才與歐洲在地的資源,將台灣音樂家及台灣獨特的音樂藝術推向國際舞台。 「好海洋」演出活動包括定期於二、三月間舉行的春季音樂會,另有秋季巡迴演出,已逐漸在歐洲各城市建立據點。由於獨具台灣風味,曲目精彩又陣容堅強,贏得歐洲觀眾的高度肯定與讚賞。
  • 台灣噶瑪蘭威士忌獲「世界最佳威士忌」殊榮

    新聞 台灣噶瑪蘭威士忌獲「世界最佳威士忌」殊榮

    2015.03.23 | 20:20

    台灣酒品在全球酒類評比競賽中再創佳績,根據世界威士忌競賽(World Whiskies Awards 2015)公佈今年的最新評比結果顯示,台灣金車企業釀造的「噶瑪蘭經典獨奏Vinho葡萄酒桶單一麥芽威士忌原酒」,拿下亞太最佳單一麥芽威士忌以及世界最佳單一麥芽威士忌2個獎項,連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都對此大加報導,介紹其產地來自台灣的宜蘭,讓台灣酒品再度揚名國際。 這款得獎的「噶瑪蘭經典獨奏Vinho葡萄酒桶單一麥芽威士忌原酒」,採用之前裝過紅、白酒的美國橡木桶所釀造,酒精濃度(ABV)高達58.6%,據稱味道甘甜,該釀造公司形容其有如杏仁、黑巧克力、太妃糖、蜂蜜與芒果在舌尖繚繞。尾韻潔淨卻整體複雜的風味,體現最佳的麥芽威士忌,不但豐富口感還值得再三回味。《威士忌聖經》作者的全球知名威士忌專家莫瑞(Jim Murray)曾形容該款得獎的威士忌,毫無疑問的是「威士忌當中的傑作」。 噶瑪蘭威士忌已經多次在國際比賽中奪獎爭榮,不但於2010年榮獲蘇格蘭盲測品酒會的第1名,2012年也曾獲得世界威士忌競賽評選為該年「新世界產區最佳單一麥芽威士忌」。 世界威士忌競賽自2007年首屆舉辦至今已邁入第9屆,由全球最專業的英國《威士忌雜誌》(Whisky Magazine)創辦,是全世界威士忌產業的年度盛事。該項國際競賽除了威士忌酒款競賽外,同時也舉辦年度各區最具人氣及盛名的酒廠、釀酒師及進口商等威士忌相關專業能力表揚競賽,世界各地富盛名的威士忌酒廠跟酒師都競相與賽,競爭向來激烈。 今年該威士忌大獎比賽中各項目勝出的分別有來自愛爾蘭、蘇格蘭、日本、法國、瑞典、南非、澳洲以及美國等地的威士忌,其中,來自日本「一甲酒廠」(Nikka)的「竹鶴17年混麥威士忌」再度蟬聯混麥威士忌項目的冠軍,也受到各界矚目。
  • 國際和平研究所:中國躍為第三大武器出口國

    新聞 國際和平研究所:中國躍為第三大武器出口國

    2015.03.16 | 23:00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在16日發布最新武器出口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跟在美國和俄羅斯之後,已躍升為全球第三大武器出口國。這份報告的武器出口前5名分別是美國、俄羅斯、中國、德國和法國。在2010至2014的5年中,全球的武器進出口貿易總量上升了16%,中國的主要武器出口量卻比上一個5年的統計成長143%,成為全球武器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創立於1966年,專門研究衝突、軍備、軍備控制與裁軍,是一個獨立的國際研究機構。但該研究所也坦承,只能拿到公開的資料來作研究,目的是為國家決策者、研究人員、媒體跟有興趣的大眾提供軍備數據、分析跟建議。在2009年該研究所就在非美國外交政策智庫指數中排名第三,相當具有國際影響力。 根據該研究所的最新報告,在2010至2014的5年中,德國的武器出口量減少43%,法國也下降27%,但中國卻繼續大幅成長,即使公開的數據顯示其在世界武器出口總量中市占率僅5%,卻已超越德國前進到第三名。研究報告的專家認為,中國的武器確實具有競爭優勢,但也擺脫不了局限性。 相較於前一次的報告期間,中國武器出口市占率僅3%,中國國内不斷對武器工業增援,不但正在生產第四代戰鬥機跟護衛艦,簡單型的小型武器也以大量生產的削價方式搶攻武器市場。 這份報告指出,中國過去長期以來一直是武器進口大國,主要的供應武器國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後,積極從事複製外國技術的研究,讓這個狀態完全改觀。目前除了飛機引擎等方面的最精密設備之外,中國幾乎都可以自己在國內複製生產。 該和平研究所指出,中國向35國出口武器,主要的大買家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缅甸。委内瑞拉也跟中國買裝甲車、運輸車和訓練機,阿爾及利亞則向中國買三艘護航艦,印尼從中國進口反艦導彈。中國在這5年中的武器出口客戶,還另包括18個非洲國家。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是以每5年為一階段比較全球武器出口,但該報告只反映武器輸送的數量,並不反映進出口貿易的經濟價值。這份最新報告指出,全世界最大的兩個武器出口國仍是美、俄,分別以31%和27%的武器銷售量,仍然遙遙領先第三名中國的5%。 根據該報告,烏克蘭與和俄羅斯的武器出口都上升。俄國武器出口的最大市場是印度,印度也是全球第一大武器進口國,其中有高達70%的武器來自俄國。全球第一大武器出口國的美國其武器銷售客戶較為分散。
  • 從台灣史發想珠寶設計 法國職生創意驚人

    新聞 從台灣史發想珠寶設計 法國職生創意驚人

    2015.03.09 | 12:10

    台灣史可以成為珠寶設計的創意發想來源?是的,法國瓦朗斯城的昂博拉職校(le lycée Amblard, Valence)珠寶設計科學生就辦到了!他們的作品目前在法國圖儂(Tournon-sur-Rhône)歷史悠久的佛赫高中(Lycée Gabriel Faure)圖書館展出,展期是2月26日至5月4日,5月7日起,將移師瓦朗斯城密特朗多媒體圖書館(la Médiathèque de Valence)展出。 這個由法國昂博拉職校發想出來的獨特創意,展題正是「當法國珠寶述說台灣史」,展出第1站是昂博拉職校珠寶設計科老師培松(Alain Bresson)的母校。開這門課的培松在去年學期末因病猝逝,培松去世後的課程改由他的得意門生Christina Riedel接手。 旅法漫畫家林莉菁表示,整個故事起源於法國瓦朗斯城的昂博拉職校老師希望讓學生認識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該校老師梅拉勒(Hafita Mellal)知道她是來自台灣的漫畫家,於是去年與今年都請她到校授課,介紹她的漫畫「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與台灣歷史。當講完台灣228事件、白色恐怖、陳文成命案與野百合學運等事件後,有些學生被台灣民間反抗運動的歷史深深感動,因此發想畫成一張張概念圖,再進一步設計成珠寶。 法國這間職校的珠寶設計課程結合國際文化與歷史,在邀請外部講師授課提供主題背景資料與視覺元素後,透過討論激發師生的想像力做珠寶設計,培松就從台灣史中挑選出部分的視覺元素來讓學生從設計的眼光發想,他去年在課堂上就交代學生可將台灣的數個政權轉化成花卉圖像,像是用鬱金香代表荷蘭、用菊花代表日本等概念,讓學生自由萃取台灣歷史的元素並發揮想像力。 林莉菁認為,這種授課方式讓學生的設計更增添多元的歷史意涵。她個人對整個事態的發展感到相當驚喜,因為完全沒想到台灣多變的殖民歷史與繽紛多樣的原住民飾物,居然可以引發出法國職校珠寶設計科學生的靈感,意外擦出這樣美麗的火花,她因此也非常感謝法國昂博拉職校師生。 法南圖儂市(Tournon)的佛赫高中建於16世紀,古色古香的圖書館收藏包括狄特羅的百科全書,以及法國遠征埃及記錄等珍貴古籍,用來展出「當法國珠寶述說台灣史」更添史韻。法國中南部地方報「自由多芬內區」(le Dauphiné Libéré)對該展覽的開幕式也作了特別報導,佛赫高中校長Patrick Delord、副校長Richioud-Beddar與佛赫高中歷史遺產保存協會會長Mari Carmen Palanca女士均對昂博拉職校學生傑出的作品展表示讚賞。佛赫高中所在的Tournon市府代表Florence Croze則表示,這項展覽展示了培松老師傳續珠寶設計知識的結果,令人引以為傲。 展覽現場可以看見法國珠寶設計科學生如何從台灣政權遞嬗來發想,從培松將每個政權用一種花卉呈現後,學生還參考了台灣原住民的傳統飾品,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頭飾。有人純粹用金屬素材打造作品,也有人從台灣人民不斷反抗暴政的史實來設計頭簪,上頭還可放上鮮花,相當別緻。從設計完稿與作品模型中可見他們淬取重組的多樣變化與獨特性,饒富創意。法國當地的自由多芬內報記者B.S.在場詢問,台歐珠寶設計學生是否未來有交流的可能性?林莉菁表示,如果有機會的話,當然樂見其成。 台灣旅法漫畫家林莉菁曾著有《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法文版榮獲2013法國大巴黎區高中生文學獎,也曾入圍國內金漫獎。她畢業於以漫畫知名的法國安古蘭藝術學院漫畫組。2007年,入選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新秀獎(Concours de jeunes talents du FIBD d'Angoulême),2008年,作品於俄國Boomfest漫畫節獲獎,2010年,參與漫畫合輯《特別漫畫》第3集,獲安古蘭「另類漫畫獎」,同年參與Taiwan Comix團體創立。2012年,受邀參與規劃巴黎龐畢度中心「漫畫星球」(Planète Manga!)台灣週活動與2014年阿爾及利亞國際漫畫節(FIBDA)台灣漫畫展。目前正與法國çà et là出版社合作新作品《Fudafudak, 閃閃發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