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公投戰不只在英國國內打得水深火熱,在周邊國跟大西洋對岸也分貝高增。法國總統歐蘭德21日在巴黎會晤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時,也不忘在兩人聲明中共同呼籲英國留歐;雅典總理奇普拉斯同日也表示希望“留歐派“能獲勝,一起對歐盟進行改革。德國總理梅克爾早就以"留在談判桌上比走到門外去更好"勸英國留下。上週最新出版的德國《明鏡週刊》也用英國米字旗當封面,以德、英雙語大大標出”請別走(Please don't go! Bitte geht nicht!!)”的特刊方式,將原來全德文的週刊以23頁英文在英國大規模上架。

這本在英國要價2英鎊的德國《明鏡週刊》相當反映德國民意,柔求加威逼預測英國脫歐會出現對德、英、歐洲的3重災難。其社論明白點出全球知名的政治家中唯一支持英國脫歐的就是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光就這點還不足以讓英國人擔心嗎?” 內文另含德國財政部長修伊伯(Wolfgang Schäuble)的英文版留歐「勸說」。德國報紙《時代》更預言英國脫歐後將出現倫敦股慌、歐洲領導人維持統一困難、法國極右的馬琳·勒班狂歡、蘇格蘭脫英獨立,最終讓大英帝國成為一隻「無頭蒼蠅」。本月稍早的民調顯示有高達79%的德國人希望英國留歐。

脫歐派最常舉出的英國脫歐後可能效法的瑞士都出手,該國在1992年以微弱差距公投拒入歐盟,卻還是加入了歐洲自由貿易區(EFTA),因為對一個半數產品銷往歐洲的國家來說,不可能不跟布魯塞爾達成一些雙邊協定。瑞士外交官是在那場公投的7年後才談成第一套雙邊協議,讓瑞士在1999年就以非歐盟成員國接受了歐盟的農業、科技、貿易、跟人口自由流動的協定。問題卻是拒入歐盟的瑞士在談判桌上沒有地位,得全盤接受歐盟所做出的所有決策。不繳會費卻得做出”捐款貢獻”,像是接納東歐新成員國的歐盟擴展基金就捐出13億美元。

連英國都還拒絕接受的申根協定,瑞士早就讓步接受,還悄悄地對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新成員開放其勞動力市場,以交換瑞士企業可以挑高技能的歐盟工人入境,瑞士的年輕人也可以在歐盟28個成員國內自由工作跟實習。但在難民潮高升之後,2014年2月瑞士人又在公投中決定接受「瑞士人民黨」的提議,要定出接受歐盟工人人數的上限。布魯塞爾以其背棄人員自由流動置其他協定於危險為由,立刻把瑞士跟歐盟的Erasmus學生交流計劃和歐洲研究項目凍結作報復。瑞士政府最後以向歐洲大學單向付費的方式解決了交流學生的問題。但從此歐盟堅拒和瑞士談人員自由流動的敏感議題,原談好的雙邊協定也暫時擱置,2年過去後瑞士因擔心進一步的懲罰,仍不敢貿然施行歐盟工人上限。歐盟甚至暗示要等英國公投後再說。

被英國脫歐派視為典範的非歐盟國挪威也說,挪威是因北海原油來維持經濟繁榮,加上挪威與歐盟另定的歐洲經濟區(EEA)身分等兩大因素都不適用英國,警告英國貿然脫歐只會給自己製造更多的危機。先後在1972與1994年2度公投否決入歐的挪威跟瑞士一樣,對歐盟決策過程無從出嘴,但要跟歐盟打交道卻必須對其政策就範。該國表示,自1994年EEA成立後,挪威立法已納入約1萬條歐盟法律,從勞工保護到產品登記等,挪威要遵守的歐盟規定比本國的規定還多。原因就在歐洲市場有5億的消費者,佔挪威進出口的6至8成。

美國希望英國留歐也態度明顯,因為同語系的關係,英國向來是美國跟歐盟商討決策的一個重要跳板。英國脫歐後將讓自己退出歐盟的決策中心,這將嚴重影響英國對美國的影響力,這也是歐巴馬力勸英國留歐的主因之一。在眾多反對英國脫歐的國家中,卻只有俄羅斯被認為是暗助脫歐。因為英國脫歐被認為是挑戰歐盟團結,俄國長期來就試圖和希、奧、匈、斯洛伐克等國發展雙邊關係,最終目的就是要打破歐盟對俄制裁的一致性。普亭甚至被認為一直暗助歐洲民粹政黨的壯大,因為歐盟的分裂才能讓俄國在歐洲有機可乘。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