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台灣社會發生司機質疑有學生投入車資不足要求補錢,一路碎念引訕笑,最後18歲高中生批評:「錢都不會數這輩子就這樣」,引發司機失控棄車暴力攻擊事件。
我一直在思考司機棄車,採取暴力攻擊的真正根本性原因。
目前此案進度為,雙方互告傷害,桃園客運開會決議開除劉姓司機,交通局則將開罰桃客3萬元。
就是這句話「錢都不會數這輩子就這樣」,這句話直接卻打擊到司機的生命尊嚴,所以引發基層勞工司機的情緒失控性暴力攻擊。
但修正制度可讓上進勞工「人生不只是這樣!」
我一直在想怎麼讓上進的7-11店員、醫院清潔服務員、加油站員工、外送員、基層司機等基層勞工,可以透過升遷制度改革,鼓勵願意上進多讀書、多學習、獲得新專業技能,取得證照和相關學位的基層勞工可擔任主管適度加薪。
先讓制度友善基層勞工,因為勞工自身的上進努力,不會這輩子就這樣。
因為高中生的話語很直接,而現今制度對基層勞工的確不友善,連帶引起部分基層勞工因不平待遇而有抱怨恨意,甚至出現反智主義和成為各種貶低汙名高學歷的報復歧視者,想彌補心中不平衡感卻永遠無法,因為心中自卑又自大的毒不能靠欺辱糟蹋他人獲得醫治。
但人類的創造力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整天瞎扯報應、單面之詞說太欺負人、卻永遠不學習上進,永遠把責任外推。故我特別針對基層勞工在制度上勞動任務再設計+相關專業技術精緻化培力,完善職業生涯力進行論述。
現今完善台灣基層勞工升遷制度需要建立公平透明的考核標準、提供多元的升遷路徑(如管理職與專業職的雙軌制)、鼓勵員工技能提升與職涯規劃,並透過績效考核結果與薪酬、訓練連動。此外,不論公部門或民營企業應建立清晰的溝通機制,公開升遷流程的科學性,並獎勵有特殊貢獻的員工。
第一需要建立公平透明的考核標準,將升遷的標準與流程向員工公開,並確保其科學性與公平性。客觀檢驗:設立可客觀檢驗的標準,例如透過技能檢定表,檢驗員工的知識、技能(如軟體操作、語言能力)和歷練。
第二為在客觀標準之外,加入主觀的評量,例如對員工的總體性評估;第三為至少每年進行一次績效考核,並將考核結果納入升遷考量;第四為放棄傳統的單軌制,設立管理職和專業職的雙軌制,讓員工有多元發展的選擇;第五,讓基層勞工透過專項技術特長考核,讓有專長但無管理潛力的員工,成長為該領域的專業人士;第六為提供設計技能晉級機制,鼓勵員工靠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來晉升;第七協助員工進行職涯規劃,讓其了解公司的升遷標準,並設定明確的努力方向;第八為設立獎勵制度,鼓勵員工提出改善建議,並提供線上平台讓員工隨時提交建議;第九為提供相關訓練,支持員工提升能力與應對未來職涯發展;第十為升遷前充分宣傳,升遷後充分溝通,讓員工了解升遷的決策過程;第十一為對於有特殊貢獻的員工,可考慮優先或破格晉升,激勵員工的積極性;第十二為將績效考核結果與薪酬、訓練等福利制度連動,讓努力獲得實際回報。
而基層勞工職務再設計補助,及專業諮詢輔導等措施方面,能有效協助身心障礙者、中高齡者,克服工作障礙增進其工作效能,並結合專業機構、團體及相關單位,共同促進身心障礙者、中高齡者順利就業,並積極開拓就業機會、排除工作障礙,以落實身心障礙者、中高齡者就業服務工作,更能在工作獲得成就感進而促進心理健康幸福感。
我再說一次,人類的創造力可以解決這個議題,而不是整天抱怨瞎扯報應、單面之詞說太欺負人、卻永遠不學習上進,永遠把責任外推或走錯路扯他人後腿報復抒發怨恨,且惡意扯別人後腿通常下場都很難看。
言而總之,此文我以十二點論述,提供修正台灣基層勞工升遷制度的政策方向,以虔敬的心,行動祝福台灣認真上進的台灣基層勞工,職涯人生發展得更好獲得美好幸福,愛拚才會贏,愛抱怨懷恨報復永遠輸!
文.張天泰
(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