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商周近日持續推出〈海尼根砸百億藏在屏東 不僅降碳排,還能抗中低價、攻日韓〉,內容提國際品牌海尼根回收酒瓶在台灣「三贏」商業模式

 

  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分為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妥善管理資源與廢棄物,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社會責任(Social,關注員工權益與福祉、促進職場多元共融、確保供應鏈的勞工權益,並投資社區發展;公司治理(Governance建立透明、負責任的管理結構,包括董事會組成、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及股東權利等。

 

  放眼國際,全球頂尖品牌企業,特別是提供食衣住行服務相關企業,已多方做出投入ESG保護地球又能賺錢的多贏示範,同時建立國際企業低碳競爭力,例如IKEA (家居)推動二手家具回購計畫,並在產品中使用100% 再生材料。 將永續行銷與循環經濟結合,促進消費者互動;LEGO (玩具),設定2030 年全面使用永續材料製造積木的目標,並回收包裝材料。與家長和教育市場建立共鳴,同時強化品牌對永續發展的承諾;甚至是台灣護國神山的國際品牌台積電 (半導體) ,與供應商合作推動「綠色矽晶圓」(Green Wafers)計畫,在永續發展領域扮演龍頭角色,透過具體的環保合作展現領導地位。

 

  台灣商周持續在倡議ESG上發力。

 

  海尼根比較苦,我都喝台啤,但海尼根有其獨特風味和國際化品牌吸引力,所以在台灣也是受到歡迎的啤酒之一,也成為國際品牌勢力海尼根在台灣這個國家的南部屏東設廠,建造了亞洲重要生產基地。國際大廠在台灣在地生產,最大化重複使用價值,同時有利擴展海尼根市場到韓國、日本,也省下交通運輸費

 

  海尼根核心戰略在於可回收玻璃瓶(RGB)系統。這項極具商業價值的技術讓單瓶平均可重複使用 20 25 次,每年至少可削減 7,700 噸海運進口碳排放。海尼根自行投資蓋廠、建置清洗產線,確保全球品質標準一致性,這使其得以掌握關鍵資產與議價權,同時對抗原料價格波動

 

 

  而海尼根回收獎勵金高於業界兩倍,也能引進新系統透過熱水循環與精準蒸氣控制,可使水耗立刻減少七成,海尼根省下新瓶子製造+運輸費用建立其供應鏈回收體系 (物流、倉儲、清洗,再製),推動台灣永續循環共好多贏。

 

  但是,海尼根能把具備理想性的ESG做好,主要是海尼根國際品牌夠力,可以承擔一開始的損失,進行大量的銷售系統支持回收規模,海尼根有足夠的資本做ESG這件事情。

 

  一句話,海尼根的Money夠多。

 

  「錢錢不夠!」這也是國內小廠不能做ESG的理由之一。

 

  我在這裡要提出一個教育概念「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這句話是取自聖經馬太福音25:40,卻適用於大兄弟(國際大廠)幫助小兄弟(國內小廠)來做好ESG,國際頂尖品牌給予國內小廠成功經驗支持,讓國際大廠和國內小廠做ESG,都有政府法規和資源成後盾,提供一定幫助。

就現實技術層面,國際大廠可以透過要求其供應鏈的國內中小企業遵守ESG標準來協助其達成。這種「供應鏈要求」是中小企業推動ESG的主要動力,大型企業可以透過要求供應商採納其ESG報告書中記載的標準、提供資源或技術支援,協助國內中小企業提升永續經營能力。

 

  再來是提供資源與技術,大型企業通常會提供具體的指引、資源和技術支援,協助供應商(國內中小廠)改善ESG績效。接續分享永續報告書,中小企業可以從大型客戶的永續報告書中了解其ESG思維和要求,作為改善自身ESG績效的參考,這有助於其強化在供應鏈中的競爭力。最後設定淨零目標,許多國際大廠已設定淨零或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並要求其供應商也朝此方向努力,藉此引導整個價值鏈邁向永續發展。

 

  大兄弟(國際大廠)幫助小兄弟(國內小廠)來做好ESG,也需要賴政府在法規和政策端的多方支持。

 

  下次改喝海尼根看看好了,Amazing虛華一下(台語),挺海尼根在台灣這個國家做理想性的ESG

文.張天泰(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