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面臨高齡化、人力短缺與多元社福需求日益增長的挑戰下,非營利組織的創新與策略定位,成為強化社會安全網的關鍵。成立20年的社團法人高雄市關懷身心障礙者就業協進會,以協助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為主要目的,2025年度透過位於捷運大東站內的「承光學堂」,舉辦六場人本關懷的系列講座,獲得廣泛的社會好評,確立社福知識領域的領導地位,也證明將公益空間設置於大眾運輸樞紐,能有效打破資訊落差與交通障礙,成為提升社區參與度與資源整合效率的關鍵價值。

這份成功的背後是一套經過深思熟慮,以「利他」為核心的資源整合策略。承光學堂的選址與營運模式,是高雄市關懷身心障礙者就業協進會策略運用的典範。學堂場地以公益、幫助弱勢群體為出發點,協會承租無障礙交通節點的優勢,成為高雄少數能真正確保身心障礙者與高齡者交通可及性的公益場地。舒適的空間及先進的設備提供服務品質的一致性,是作為企業內訓、專業社福活動及課程租借的理想場所。

全站首選:網黃高雄好市多露奶稱:把自己賣掉!賣場祭逐客令 警方主動調查

承光學堂透過策略性課程規劃,填補社會教育的缺口,講座主題跳脫傳統框架,展現對當代社會痛點的敏銳觀察, 今年上半年三場有關生涯、斜槓、法律等實用課程,維持學堂的基礎人氣與社區黏著度,奠定作為終身學習平台的地位,下半年三場前瞻與深度課程,則體現對社會弱勢的關懷,將社福與教育進行深度融合,彰顯以動落實公益的領導力。

其中《從零開始打開加密世界的任意門》,邀請講師蔡宗樺講述在數位金融浪潮下,加密世界的機遇、挑戰與不確定性,協會主動將「高門檻」的科技議題轉化為「大眾化」的公益教育,不僅是知識傳播,更是保障民眾在新時代不被排除在外的「數位平權」行動;與樂仁啟智中心合作的《愛常在-心智障礙者生死教育》,由講師劉佳琪說明台灣長照及心智障礙者服務體系中最欠缺的「生命教育」環節,講座證明公益服務不應僅止於生理照護,更需涵蓋心靈與哲學層面的關懷,為家屬與第一線工作人員提供急需的指導;《幸福密碼,碼上就懂》由講師黃淑蕙透過生日數字密碼剖析,幫助學員深入了解個人隱藏特質,進而增進對身邊親友的理解與溝通技巧,以實現更美好、更幸福的人生。

高雄市關懷身心障礙者就協進會透過整合關懷弱勢、社區日間照顧(彩虹天空生活工坊)、清潔服務與身障就業(清潔大師庇護工場)及場地租借與活動(承光學堂)等四大核心服務,為弱勢群體建構起一個堅實、永續的全方位支持網絡,期以眾人的力量推動積極、健全、合理的身心障礙者權益。協進會承諾不忘初衷,將在新的一年持續深化對弱勢群體的關懷,並積極推動更多元、更具前瞻性的公益課程,同時呼籲企業與各界團體,透過租借承光學堂這個充滿社會責任的優質空間,共同將資源導入社福領域,實現更廣泛的社會共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