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政府近期拒絕為以色列體操選手核發簽證,導致國際奧會(IOC)發出警告,建議暫停所有在印尼舉辦的國際體育賽事。這項決定引發全球關注,也讓印尼陷入兩難:究竟要堅守政治立場,還是維護體育的公平精神?在外交與運動之間,政府似乎選擇了錯的戰場。
體育的本質是交流與理解。不同國家、文化、信仰的人在同一個場地競技,本應是一種和平象徵。但拒發簽證的行為卻等於在國際舞台上劃下新的隔閡。印尼多年來努力打造“友好、開放、包容”的形象,如今卻因一紙決定讓世界懷疑我們是否真的尊重國際規則。這不是“堅定立場”,而是自毀信譽。
政府辯稱這是對巴勒斯坦立場的一致支持,但真正的支持不該以懲罰無辜選手為代價。運動員不是外交棋子,他們的夢想不該被政治綁架。體育場不是談判桌,更不是國際衝突的延伸。若所有國家都以政治理由拒絕他國運動員,奧運精神將名存實亡。
這起事件的後果不只是國際形象受損。IOC的警告意味著印尼可能失去主辦大型賽事的資格,也動搖了年輕運動員的信心。那些花費多年準備、期待在世界舞台上代表國家的選手,將因政治決策而失去舞台。當政府口口聲聲說要“發展體育”,卻親手關上了國際之門,這樣的矛盾讓人難以理解。
體育的力量在於跨越界線,讓彼此看見人性與尊重。政治若一再侵入,體育只會變得蒼白而虛假。印尼若真想被世界尊重,就該用公平、開放的態度面對每一位選手,而不是讓國際社會記得我們因歧視而被孤立。
希望政府能重新審視這次事件,讓體育回到它應有的位置:連結,而非分裂;尊重,而非敵對。當政治退出賽場,運動精神才能真正被尊重。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