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修法後,中央宣稱地方財源增加,但實際情況卻是黑箱操作。原本應該公開透明、依公式分配的一般性補助,被硬生生改成申請制。中央握有審查標準與發放時程,地方只能看臉色辦事,財政自主蕩然無存。

為了掩飾這種做法,中央搬出「分子分母算不清楚」這種藉口,把爭點模糊成公式爭議。但財政單位早已能算清楚,問題不是公式,而是中央不願意照公式給錢。這種煙霧彈,只是掩蓋黑箱操作的外衣。

更荒謬的是,當外界質疑補助延宕,中央又把責任推回立法院,說如果當初接受覆議就沒事了。法律既已修正通過,中央的責任就是落實精神,保障地方財源,而不是推諉卸責。拿覆議當藉口,等於承認自己根本沒打算面對問題。

地方要的很簡單:財源只增不減,補助回歸公式,已核定的經費要如實補足。這不是多要,而是基本公平。中央如果繼續用黑箱操作,把該給人民的錢當成籌碼,最終受害的不是地方政府,而是基層民眾。

人民的期盼不是口水戰,而是錢能確實到位、建設不再停滯、生活真正改善。這才是改革的價值,也是中央必須面對的責任。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