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觀察台灣商周ESG主編管婺媛帶著團隊努力找路,已呈現出開新路台灣馬蓋仙的新聞工作者圖像。
很明顯「300億移工商機」是吸引社會大眾的眼光,實質要讓台灣看到移工對於台灣成為多元文化教育強國的幫助性,之前勞動部MOU十萬印度移工,在事實層面,也為幫助台灣成為真正具備多元文化的先進國家之機會,而民主台灣數百年來,本為多元混血的島嶼國家,承載著不同的多元文化,衝突之後融合,且目前台灣人口結構已有重大改變,外籍配偶或歸化我國的「新住民」人數已達57萬人,逼近原住民人數58萬人;若加上父親或母親為外國籍的「新台灣之子」45萬人,台灣新住民及新2代人數早已超過百萬人,而來自不同國家的移工所帶來的語言、文化與勞動力,已是台灣發展的重要力量。
而在台灣這個國家生活的國際移工,不只是「勞動力」的客體,更需看到移工更多身為人的主體面貌,不同國家的移工加入台灣社會,可讓台灣社會能學習成為真正包容的多元文化社會,看見移工對台灣轉型多元文化社會的重要性,也可達成實踐多元平權的先進國家隊伍。
善用國際移工的力量,真正關心其未來出路,幫其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家,不要把其工具化,或者低端慣老闆的錯誤心態,國際移工來台幫助台灣這個國家的人民,我們要想如何讓這些不同國籍的國際移工,願意加入台灣這個國家隊,幫助培力國際移工,讓國際移工感受到台灣人的愛與人情味,使台灣能夠更上一層樓,成為多元文化國際先進國家;一直以來,台灣人擁有一種旺盛的生命力能量,我記得台灣現代舞的重要推手,被譽為「台灣之光」的「雲門」職業現代舞團創辦人林懷民,他提及不管我們的祖先從三百年前來的,從一百五十年前來的......不管來自何方,怎麼樣的方式來到台灣這塊土地,我們都是慢慢的、掙扎著求生存,慢慢的求安定,然後站起來。而現在幫你照顧長輩的印尼看護,去建築工地搬鋼筋的越南移工,即將來台灣,英文腔調很難聽懂,講話頭一直搖的印度移工,看到他們多一些關心問候,和他們做語言交換;他們是幫助台灣國力更強的重要夥伴 ,也是台灣能夠更上一層樓,成為多元文化國際先進國家的關鍵鑰匙。
文.張天泰
(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