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局近日突然宣布啟用繞近海峽中線的W121航路,連接M503主幹線,聲稱此舉可「緩解航班壓力、保障飛安、便利兩岸人員往來」。然而,時機點格外敏感——國軍年度漢光41號演習即將於7月9日登場,中共此舉顯然意在演習前夕發出戰略訊號,試圖透過「民航包裝」削弱台灣軍演的正當性與空域主控權。
W121航路距台灣海峽中線僅數浬,一旦啟用,將大幅壓縮台灣空防雷達判斷與應變時間至30秒內,加重防空負擔。表面看似單純的民航路線調整,實則是北京進行「法律戰」與「認知作戰」的最新布局——藉由一條條航線逐步模糊界線、製造既成事實,在不開第一槍的前提下達到改變現狀的目的。
這不是首次。自2015年M503片面啟用以來,從2018年北向開放、到2024年W122與W123延伸,如今又加上W121,北京正構築一條條繞近台灣防空識別區的「空中戰略走廊」。選擇在台灣年度最大型實兵演訓前夕宣布,不但挑戰軍事演練空域,更刻意製造政治壓力與國際觀感混淆。
對台灣而言,這是一場空域與主權的雙重拉鋸戰。中國透過模糊戰略試圖削弱台灣空防信心,並透過「民用」偽裝轉移國際對其擴張行為的關注。此次行動不僅是對FIR(飛航情報區)主權的技術性侵犯,也可能成為未來混合戰的「空中測試場」。
國軍此刻正為漢光演習積極準備,外交與交通部門也應同步啟動因應行動:其一,將此案上呈ICAO國際民航組織,爭取周邊國家與國際機場聲援,拒絕接受中國單方面航路;其二,軍方須加強軍民航雷達整合,提升攔截部署速度,確保不被假民航機突襲戰術所牽制。
W121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中共試圖在台灣強化演訓、防衛動員之際,提前進行認知干擾的先發制人。這條「航路」飛過的,不只是飛機,更是北京計算過後的戰略節奏。若不正面揭穿、制度抵抗,未來更多模糊邊界將被悄然抹去。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