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台灣網路新聞,〈中國政府反擊川普關稅發布「討美檄文」,小粉紅自嗨:國家掀桌子了〉,或〈中配網紅急了?改口「喊這句出包」小粉紅不挺:回祖國不開心?〉,中共小粉紅的動態一直是台灣新聞的焦點。
還記得你倒在地板上痛哭,四肢短小,不斷抱怨自己抱怨他人,像長不大的巨嬰哭鬧,你持續把人生的失敗責任外推,一方面走不出內心的自卑,卻自大扭曲成不斷攻擊他人為情緒抒發,請拿個鏡子看看自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中共小粉紅的生命狀態。
而中共盛產「小粉紅」,一直為台灣媒體所關注,也有許多關注此問題現象的台灣網友提出分析,認為小粉紅的出現,是因為大部分的中國人少出國,身邊的人都是相似的中國人,所以很難忍受不同觀點的人,也因為小粉紅受到皇漢思想荼毒甚深,因皇漢思想有唯我獨尊的天朝思想,讓小粉紅蔑視其他夷狄,喜稱外國人為洋鬼子,不接受多元差異的存在,也有曾當過小粉紅的中國網友,悔悟過去的行為,以自己當過小粉紅的過來人經驗,說出中共小粉紅們普遍內心都極度缺乏安全感,所以選擇踐踏別人,透過傷害別人得到快感,筆者在中國大學教學時,也曾被小粉紅學生胡亂舉報老師辱華,原因竟是筆者引用《BBC》影片,用國際文獻點出中國創造力教育的限制就是辱華,小粉紅學生舉報原因還有認為其要統一台灣,而中共小粉紅也有所謂「出征」的文化,2016年1月,蔡英文勝選台灣總統為其第一次出征,但小粉紅們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身心矛盾、精神分裂和雙重標準的現象,我在此文一一說明。
王老師是我在中國大學任教坐在對面的同事,個性保守不敢跟體制衝撞,但很認真教學,他很喜歡找我論辯一些台灣民主自由的話題,遇到教育新聞時事,雖然明知道中國的新聞媒體完全被中共控制,但我在中國仍會說出真實想法,例如上海大學女教師被殺雞儆猴一案,因其上課內容被仇日的小粉紅學生舉報,然後網路小粉紅和中國官媒竟然串聯,對大學女教師及其家人合理化追殺,目標是達到中共進行仇日意識形態,並結合假愛國主義的洗腦,很明顯這位上海大學女教師,是被殺雞儆猴的受冤者,我當時提到這件事未經公開公正透明的調查,只因小粉紅學生舉報,就給這位上海女教師判罪,對其不公平,另中國官媒結合小粉紅追殺上海女教師這事,因上海女教師是認真上課的老師,她只是用科學和批判的教育精神,提到中國對日本的歷史數據,必須重新調查,根據客觀證據說出實話的女老師,為什麼要受到這樣的壓迫虐待,我特別和王老師當面提問:「不是說中國人不殘害中國人嗎?」那這位上海女教師及其家人也是中國人,王老師一時答不出來中間的矛盾,當時是推託都是媒體在渲染做結的愚蠢推論做結,這也是小粉紅不敢正面的矛盾。
而在對於小粉紅仇日的社會現象,我曾當面詢問王老師,王老師回應:「我們對日本有這麼強的敵意,主要是歷史,這是中國民意和愛國情懷的抒發。」,我當面反駁:「難道你沒有察覺到這是中國人民被中共操作的過程,運用仇日民族主義,來控制十四億中國人民的思考和行動,不配合中共演出就要被殺雞儆猴家破人亡,如果日本學習德國向歷史道歉,中共這樣操作中國人民能否停止?」,這次王老師依舊回答不出來,於是顧左右而言他,這同樣是小粉紅不敢面對的矛盾,因事實上,日本自1979年起提供中國「政府開發援助」計畫(ODA),直到2022年3月底才落幕,四十多年來,日本已提供中國3.65兆日圓(約新台幣8000億元)援助,協助興建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北京地鐵等重要基礎建設,但這四十多年來日本納稅人提供中國的各方面協助,小粉紅完全視若無睹,中共持續訴諸民族主義,持續渲染仇恨,動輒發起反日運動,對照1979年日相大平正芳對中國的善意論調,再看看小粉紅的偏激回應,小粉紅應該反思中共領導的中國,是否為格局狹小,心理健康出問題,永遠走不出歷史仇恨的大國。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法語:Psychologie des Foules,直譯:大眾心理)是法國群體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於1895年出版的一本書,在書中,勒龐聲稱群體有以下幾種性格「衝動、易怒、缺乏理性、缺乏批判精神的判斷力、對情感的過度誇張以及他人……」,這正是中共小粉紅心理和行為模式的如實描述,而當小粉紅一旦成為中共極權群體的一員,他們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約束的野蠻黑暗面,因為中共極權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假愛國情懷、民族主義,筆者最後舉一個日前中國出現小女孩翻垃圾,中國老人吃不起肉的影片,中共不進行問題解決,卻極力掩蓋中國底層人民貧困的現狀,馬上從抖音下架此影片,還頒布通告嚴禁賣窮,中共小粉紅卻因家醜不可外揚的迂腐思想,竟然對中共的做法表示讚同,難道影片中受苦、受虐待的老人,小女孩不是中國人民嗎?為何中共要合理化虐待中國人民?小粉紅自豪的愛國心在哪裡?這些問題都是處於身心矛盾、精神分裂和雙重標準的小粉紅,必須用良心回答的問題。
行文最後,對,說的就是你!請中共小粉紅繼續對號入座扮演烏合之眾!
文.張天泰(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