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對我來說是字典裡最美麗的詞。」川普曾這麼說——不是開玩笑,也不是口誤。對他而言,關稅不只是經濟政策,更是一把可以重塑全球秩序的武器。它不僅關乎產業,更關乎國家安全與地緣政治的重新排位。

隨著他在 2025 年強勢重返白宮,全球貿易格局再度陷入動盪。而在這場新一輪解放日的「關稅風暴」中,越南柬埔寨這兩個在美中貿易戰中受益良多的國家,第一時間選擇了主動示好、調降對美關稅,盼能換取「對等關稅」的待遇。

但問題是:這樣的示好真的能打動川普嗎?

拜登的「中國+1」戰略:一場失敗的實驗

在川普首任期強硬圍堵中國之後,拜登政府延續對中鷹派路線,提出了「中國+1」戰略,鼓勵將部分產線遷出中國,以降低地緣風險。

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巨大鴻溝。許多企業確實遷出了中國,但並未回流美國本土,而是轉向越南、柬埔寨與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但問題在於,這些國家本身仍嚴重依賴中國供應鏈。結果是,中國對美出口表面上下降了,但對東南亞的出口反而激增。

產地標籤雖然變了,內容物卻沒變。這就是所謂的「產地洗白」現象。拜登原本希望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卻意外助長了中國對東南亞的產業控制力,導致戰略效果大打折扣。

川普:混亂本身就是計畫的一部分

川普對這一局勢看得很清楚。他一向主張:美國不是被自由貿易擊敗,而是被自己設計的貿易秩序背叛。在他眼中,全球化秩序已成為剝削美國製造業與工人利益的結構性陷阱。

於是,川普的經濟戰略團隊——以財政部長 Scott Bassett 和首席經濟顧問 StephenMiran 為首——提出了一套全新經濟秩序的藍圖。關稅混亂,僅是這場重構的序幕。

Bassett 表示:「這不只是一場貿易爭端,而是一場重新定義全球經濟關係的戰爭。」在這套藍圖中,未來世界將被劃分為三個「桶子」:
綠色桶子:接受美國軍事保護、貨幣掛鉤與市場準入規則,享有低關稅、美元流動與安全承諾。
黃色桶子:待遇有限、須逐案談判,政策不穩定。
紅色桶子:被排除在外,面對高關稅、高壁壘與全面孤立。中國首當其衝。

川普不再相信全球化。他推的是「有秩序的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 with order),以美國為核心、以主權利益為指標,重新劃分盟友與敵人。

越南與柬埔寨:進退維谷的夾縫角色

正是在這樣的框架下,越南與柬埔寨選擇主動降低對美關稅,試圖展現合作誠意,盼能從未來的制裁風暴中抽身而出,甚至進入「綠色桶子」行列。
但川普會輕易買單嗎?恐怕不會。

如果這些國家仍允許中國透過他們「洗產地」出口美國,那麼川普降低對他們的關稅,反而會間接讓中國繞過制裁重回美國市場,這與他的戰略目標背道而馳。

從這個角度看,越南與柬埔寨反而可能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一方面承擔對美關稅減讓的經濟成本,另一方面卻無法擺脫「中國跳板」的地緣疑雲。一旦被美方認定為「洗產地」中介,不僅免不了調查與報復,還可能被全面排除出供應鏈核心圈。

MAGA新秩序的試煉

川普的政策核心,從來不是「便宜的外國商品」,而是重建美國的工業基礎。他的副總統 J.D. 范斯指出:「2023 年中國國營企業造船數量,超過美國自二戰以來的總和。」

這讓川普團隊更加堅信:去工業化是美國的生存危機,而關稅,是逆轉這場崩潰的槓桿。整個戰略由三個階段組成:
1. 關稅混亂(Tariff Chaos):不論敵友全面加徵關稅,打破舊秩序,創造壓力與談判籌碼。
2. 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建立公平競爭的新規則:不再獎勵壓低工資、操縱匯率、盜竊技術,而是獎勵創新與法治。
3. 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類似 1944 年布雷頓森林體系或 1985 年廣場協議的新版架構,以美元掛鉤與軍事保護為交換條件,打造「MAGA版」全球秩序。

他們該怎麼選?

越南與柬埔寨若真想進入「綠色桶子」,光靠單方面降低關稅遠遠不夠。除非他們願意切斷對中國的依賴,對中同步加稅,並在安全與戰略上完全靠攏美國,否則不可能獲得信任。這不是普通的外交選擇,而是一場深層的地緣政治豪賭。川普的邏輯很簡單,也很殘酷:「你想要好處?那你就得當我的人。」

對於這些夾在中美之間的小國而言,問題不再是「選邊」,而是是否願意臣服,接受由美國重新劃界的新秩序。

結語:全球貿易秩序的第三次轉折點?

歷史上,全球貿易秩序曾兩次劇烈重構:
1. 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 —— 美元與軍事主導下的自由體系
2. 1980年代新自由主義秩序 —— 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製造外包

而現在,我們是否正走向第三次秩序重塑?

川普這場看似混亂的「關稅風暴」,其實川普政府目標清晰:
重建美國製造
鞏固美元霸權,強化全球貨幣儲備的地位(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好處)加上弱美元(廣場協議的好處)。
重劃戰略同盟與經濟圈層級
推出全新、以美國利益為中心的「MAGA國際秩序」

但這一切能否實現,關鍵在於:世界各國是否願意接受,甚至臣服於這樣的新遊戲規則?而對越南與柬埔寨甚至其他高關稅的國家而言,不是主動對美示好,而是如何定調與中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