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月3凌晨川普總統實施「對等關稅」與統一10%進口關稅等新政,其強悍的貿易政策再度席捲全球,對台灣越南等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造成重大壓力與衝擊。而越南在翌日立即展現出對美的靈活外交與開放市場等務實作為應對,適時地提供台灣政策借鏡;同時,台美關係在地緣與價值結構下持續深化,也為台灣穩健因應變局提供契機。所以本文試圖以越南因應川普關稅新政經驗,結合台美深層結構性關係與國際角色,提出多層次的應變策略,協助台灣在川普主政下的不確定國際環境中「轉危機為契機」。

一、從越南學到什麼:靈活外交與開放政策的雙重啟發

川普總統第二任期後,美國貿易政策更加強硬,針對包括越南、台灣等出口導向型經濟體提出加徵高額關稅的威脅,全球供應鏈面臨重整壓力;而在此關鍵時刻,越南迅速展現出「以柔克剛」的外交策略,其行動殊值台灣參考。
(一)高層主動溝通化解對抗風險
4月4日晚間,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主動與川普總統通話,明確表達越方願意將自美國進口的商品關稅調降至零,並建議美方對越南商品予以同等待遇;這種「先禮後兵」的高層直接溝通模式,不僅緩解美方壓力,也為後續的對話留下空間,展現越南以退為進、善用高層外交的靈活性。對台灣而言,雖缺乏正式外交關係,但可善用總統、部長級的非正式對話機制,透過美國國會、行政機構與地方政府建立具戰略深度的溝通網絡,預先鋪陳可能的衝擊因應策略。
(二)以市場開放換取技術與投資
越南除應對關稅挑戰外,也同步主動釋出市場開放訊號,吸引美資進入高科技、生產製造等領域,達成「貿易換技術」的戰略平衡;這種以經濟手段換取政治穩定與產業升級的作法,是典型中小型經濟體的務實選擇。而台灣若能透過「高科技合作」、「再生能源投資」、「資安聯防機制」等面向吸引美資擴大佈局,同時提供法規穩定、土地政策彈性、稅負誘因等制度支持,將能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爭取到更多優勢。
(三)建立信任機制與防範突發衝擊
越美關係得以迅速降溫,關鍵在於雙邊長期的信任基礎與溝通平台已臻成熟。而台灣則需加強建構多層級、跨領域的國際溝通體系,除官方對話外,也應結合智庫、產業、媒體與地方政府力量,透過多元渠道建立對外政策支點,強化台灣的風險管理能量。

二、台灣的應對思考:借鏡越南但須因地制宜

雖然越南經驗可為參考,但台灣在政治制度、國際角色與社會結構方面與越南大相逕庭,尤其是台灣作為亞洲少數民主國家之一,政策推動需經立法院審議,輿論與民意對政策具有高度敏感度,這些皆須納入策略設計。
(一)建構跨部門決策應變平台
面對快速變動的國際環境,台灣必須強化政策協調機制,建議設立「經貿風險應變中心」,常態性整合經濟部、外交部、財政部、國安會、投審會等機構,與產學界協作,建立動態監控與快速應變系統,以提升整體政策韌性。
(二)強化實質外交與經濟外交
台灣在國際正式承認有限的情況下,更需強化「實質外交」與「經濟外交」力量,並應積極加入CPTPP、IPEF等區域經貿機制,以及與美國、日、歐、印建立戰略合作框架;同時,透過「去風險化」與「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概念,提升台灣在供應鏈安全中的不可替代性。
(三)加速產業升級與市場分散
台灣不應僅將產業集中在美中兩國,應進一步強化對新南向市場、歐洲市場與全球新興市場的拓展能力;特別在產業升級方面,推動「綠色轉型」、「數位製造」、「AI 製造」等新興技術整合,有助於提升產業附加價值與競爭力。此外,應結合新南向2.0策略,與越南、印度、印尼等國合作建立「區域共生產業聚落」,實現市場分散與區域供應鏈韌性。

三、深化台美關係:結構性戰略互賴下的政策主動

除了借鏡越南經驗外,台灣應正視與美國的深層結構性夥伴關係,進一步活用台美合作的政治與經濟優勢。
(一)地緣戰略價值的強化
台灣位居第一島鏈核心,美國對其安全承諾與重視不會因政黨輪替而消退;而川普政府延續對中強硬政策,意味著對台灣的戰略支持只會更加明確;而這種戰略格局下,台灣應強化與美國的國防技術合作,包括武器系統現代化、後勤鏈條整合、非對稱戰力布局等。
(二)經濟鏈結的策略優化
美國視台灣為半導體供應鏈核心國家,未來應擴大雙方在晶片製造、資安防護與高端製造等領域的合作,並應設立「台美供應鏈安全對話機制」,提升雙邊政策協調,並推動更多台資企業赴美布局,強化互賴基礎。
(三)拓展國際空間與多邊支持
台灣應善用美方協助,擴大參與WHO、ICAO、UNFCCC等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平台等,並透過美方公開支持與民主夥伴串聯,形成「多邊包圍」效果,讓台灣在國際舞台更具能見度與正當性。

四、結語:靈活應變與戰略前瞻並進,才是台灣的出路

無論是借鏡越南以小搏大的靈活外交智慧,還是深化台美同盟下的結構性合作,最關鍵的仍在於台灣自身是否能同步調整體制、整合資源、提升戰略主動性;而面對川普式的貿易壓力與地緣政治衝擊,唯有透過「借外力,也修內功」的多軌道、雙策略的方式,才能穩定走出屬於台灣的國際生存之道。總之,台灣應從「危機管理」走向「機會創造」,從「被動應對」轉為「主動出擊」。在川普新政下,台灣若能「以越南為鏡、以美國為盟」,再加上制度內部的持續改革與產業動能提升,將不僅能挺過挑戰,更有機會在全球新秩序中開創嶄新位置,走出屬於台灣自己的穩健與強韌之路。

作者:開南大學董事會主任秘書 陳文甲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