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近期創下新高,其中代表著美國 500家大型公司表現、且常常被視為衡量美股整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標普500指數,也距離 6,300點整數關口不遠。此刻,或許有人認為在高點買進股票是一件追高、不理性的行為。

不過,財經部落客「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在臉書分享數據,指出統自1989年迄今統計,若在 S&P500 指數破新高時投入,反倒可能比在任何其他交易日,還獲得更佳績效。

現正最夯:丹娜絲遠離後 今年第5號颱風「百合」將生成!對台影響曝光

不是要你追高 而是要不擇時

這可能會打破許多人對投資的直覺認知,不過,小資YP表示,這並非是指「只求在創新高點時再投入」,而是說在長期投入的前提下,選擇時刻的重要性可能影響不大。​

小資YP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多數人不可能只押一筆資金,都是每月領到薪水後,可能分批投入市場。並回測情境觀察,每月定期投入會有什麼結果。以 YP-Finance 的試算工具、標的另以元大台灣50(0050)ETF為範例,若分別在每月最低點、最高點以及第一天定期定額投入,並觀察三者的年化報酬率,雖買在每個月最低點的績效最好,但再仔細比較,三者的差異其實不大。

  • 每月最佳:12.72%/每月最差:12.22%/每月第一天:12.43%

​為何不建議「挑低點進場」?

「你絕對不可能,每次都買在每個月的最佳價格」,小資YP表示,當投資人嘗試預測低點投入,不僅難度高,還可能導致「想等更低」而錯過進場時機。市場通常是在你猶豫不決時,已經默默上漲。

小資YP指出,投資人完全有能力選在第一個交易日買進,這看似無技術的策略,只要從 0050 上市執行至今,將獲得 379%總報酬。換句話說,若是一個從 22歲剛出社會的人,開始每月投入 1萬元,假設市場未來依舊以 12.43%年化報酬率成長,20年後,你的資產將超過 959萬元。順利的話,43歲就可達成千萬資產的目標。(此為歷史數據的模擬,實際結果會因未來市場波動而不同)

​然而,在股市創新高時買進,真的報酬會比較差嗎?據統計顯示,在 S&P 500 創新高時買入,仍有不錯表現;但在實務上,要等到創新高才進場不容易。而與定期定額相比,最終的績效差異其實很小。

​小資YP在文末強調,若是要做長期投資的人,可不用等到任何低點才買進,「專注本業,一直買下去但不要賣,終究會獲得市場給你的那份報酬。」

※Newtalk提醒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