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務院9月18日宣布,自9月25日起,將停止對部分原產於台灣地區的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根據公告內容,這一決定影響範圍包括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台灣農產品,這些產品將不再享受原有的零關稅優惠,需按照現行的關稅規定進行徵稅。相關文件還廢止此前涉及台灣農產品免關稅的多項通知,包括2005年、2007年、2011年分別頒布的零關稅政策。 
 
中共發佈公告的原因
此次關稅政策的調整,是中國大陸對台灣近期經貿政策的反制措施,大陸方面指責台灣單方面對中國大陸的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限制,阻礙兩岸正常經貿合作。大陸財政部在公告中強調,這一舉措是因台灣對大陸產品的進口施加限制,導致兩岸經濟交流受挫。自2024年5月以來,兩岸貿易摩擦不斷升溫,當時中國大陸已宣布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下部分產品的關稅減讓。此次對台農產品加徵關稅,是繼ECFA之後的進一步反制。
 
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中國大陸長期以來是台灣農產品的重要市場,尤其是鮮果、蔬菜和水產品,這些產品對大陸市場的依賴性較高,停止對這些產品的免關稅政策,將對台灣相關產業造成直接衝擊,導致台灣農產品在大陸市場的價格上升,削弱競爭力,同時,台灣農民和相關企業將面臨更大的出口挑戰,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市場。因此,此舉將給台灣農業經濟帶來一定的壓力,並加劇台灣農業生產者對兩岸經貿局勢的焦慮。
 
兩岸關係的惡化
大陸此次關稅政策的調整,不僅是經濟層面的舉措,背後也包含政治意圖。自蔡英文政府上台以來,兩岸關係逐漸惡化,尤其是在「九二共識」問題上,雙方的政治立場差異逐漸擴大。大陸國台辦此前曾多次表明,兩岸經貿合作的基礎在於「九二共識」,而台灣政府拒絕承認該共識,導致兩岸關係僵持。此次公告顯示,大陸在經濟領域持續施壓,試圖透過經濟制裁迫使台灣改變政治態度。然而,此舉恐加劇兩岸間的緊張局勢,雙方在經貿、政治和外交等多方面的對抗,將使台灣政府加強對外尋求多邊經濟合作,以減少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
 
兩岸經貿摩擦的持續與未來挑戰
中國大陸停止對台農產品的免關稅政策,是兩岸經貿摩擦中的最新一環。此政策影響台灣經濟,特別是農業領域,還凸顯兩岸政治僵局的問題。在未來,雙方如何在此類經濟措施和政治壓力下尋求緩和,將是影響兩岸關係的關鍵。對於台灣而言,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開拓更廣泛的國際市場,成為當前局勢中的重要策略。至於大陸,未來是否會在其他領域加大對台壓力,也將持續成為關注焦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