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華興靈修中心」強制猥褻「仙女」之案件,而前幾天有新北林姓男子假藉宗教名目手段,多次性侵同居女友的女兒,連女子生理期來也不放過,台灣高等法院依強制性交罪判處林男8年徒刑,林男不服提起上訴,最高法院今天駁回上訴,全案定讞,上述便是宗教入魔者用宗教之名進行騙財騙色之惡罪。

 

  近日,也聽到一位自稱修行人,但自我感覺良好且極度自我中心,長期沉迷宗教,因無專業能力導致經濟能力不佳,未能盡好父親和丈夫的教育責任之人,造成他人困擾數年,卻在進行「你是魔」等負面標籤,就事論事,事實上,在佛學有提及末法時代,五濁惡世,在這裡特別以佛學說明。

 

  到底誰是魔呢?殊不知,我們自己正在魔的裡邊,或者自己就是邪魔的化身。你不曉得誰是魔,那是因為「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第一、一念疑是魔,一念悟是佛:一個疑心病重的人,除了無法信任別人以外,對自己往往也沒有自信,甚至無法接受真理,因此生活中除了經常造作惡業之外,也常因「疑」而煩惱重重。相對的,因你常對別人不信任,別人也無法真心誠意的與你交往,甚至會因彼此的疑,而造成誤會、爭執,以及自己學習上的礙障。法然大師說:「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所以一念疑是魔,一念悟是佛。

 

   第二、一念染是魔,一念淨是佛:王陽明說:「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當一個人的心有所染污的時候,他的世間就是一個充滿憎惡、覬覦、傲慢、虛偽的世界;相反的,如果一個人的心是清淨的,他的世間就是一個充滿慈悲、喜捨、安詳的世界。如蘇聯的大文豪托爾斯泰說:「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與喜悅。」所以一念染是魔,一念淨是佛。

    第三、一念癡是魔,一念明是佛:人為什麼會造作惡業?因為一念「癡」。赫爾利說:「賢愚的分別,是在一個人的心念,不在一個人的貴賤。」愚癡,讓人不明真理,不辨正偽,不知善惡,不分是非,所以愚癡是人類的根本煩惱。愚癡之可笑,如「削足適履」、「挖肉補瘡」等,都是因為「癡」所造成的錯誤。莊子說:「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人除了要相信因果、充實知識外,更要見他人之過,正己之錯。所以一念癡是魔,一念明是佛。

    第四、一念邪是魔,一念正是佛:宋朝朱熹說:「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一個人的心念是邪的,其所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必定是貪贓違逆、瀆職淫惡之魔事;心念正,則所言所行都是光明磊落,不離正道。韓愈說,一個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因此,一念邪是魔,一念正是佛。

  現在已是二十一世紀,對於「魔」的詮釋,必須有更具備教育科學邏輯性的論述,加以解釋,「魔」是一種阻礙力,也就是阻撓我們向前、向上的種種力量。

 

  以佛學為基礎,釋迦佛的八相成道之中,有一相是降魔,一直到最後快要成佛了,還有那麼多、那麼大的魔來困擾他,那些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前,來考驗釋迦世尊的魔是什麼呢?歸納起來有兩大類:一是讓你賞心悅目的誘惑;一是讓你恐怖、害怕的威嚇。這兩類就是所謂的「威迫利誘」,都是魔。前者指的是用財、色、名、食、睡的五欲來誘惑你。財,是財物、財產。名,是虛榮、名譽。財和名,就是佛經中稱的「名繮利鎖」,名和利都是把你套起來的「枷」。色,是男色、女色。食,是飯食、飲料。色和食,就是儒家講的「飲食男女」。睡,使你放逸、懈怠。因此,財、色、名、食、睡的誘惑,都是魔。而後者指的則是,折磨你、威嚇你、恐怖你,使你害怕、退卻的魔。

 

  以這個標準來看,處處是荊棘,處處已是陷阱。在日常生活中離了五欲,還有什麼?五欲除了財、色、名、食、睡,還包括色、聲、香、味、觸。凡是眼睛看東西、耳朵聽聲音、舌頭嚐味道、鼻子嗅氣味、身體接觸的感覺,都有令我們喜歡或不喜歡的,這種好惡的分別心,就是由五欲而起的煩惱,這也是魔障。

 

   「你是魔!」,但說他人是魔自己才是魔,卻不認為自己正在成魔過程,不覺得自己正在魔境中,已經受著魔的困擾吧?實在講,若以佛看眾生界的彼此關係,恩怨難分、情結愛網、瞋忿嫉妒,使得每一個人互相成魔。對你而言,我是魔;對我來說,你是魔。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你纏我,我恨你;你求我,我嫌你;你打擊我,我報復你,互相牽扯、干擾、折磨、誘惑,都是魔。我們都在魔境之中,而且都是製造魔境的一分子,但很少人能警覺到這一點。

 

   而要成佛與魔的分別,雖然只在一念間,其結果卻有天壤之別,所以有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說法,這也是筆者長期以文章論述行動,堅持倡議以正念善念為基礎,在台灣社會行義行善的原因!

文.張天泰(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