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台灣原民偏鄉出現代理教師比例過高、工作負荷過重、原住民老師人數不足等多重壓迫,除了台灣原民偏鄉教師議題需即刻解決外,台灣原民偏鄉文化圖像也必須重建,讓教師到台灣原民偏鄉成為一種賦權(Empowerment)的過程。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區健康照護研究所特聘教授劉影梅,在台灣長期推動「部落之星」大學社會責任深耕型計畫,成立「偏鄉醫學教育組」、「社區健康組」、「部落安全組」及「智慧醫療組」,接續推動偏鄉醫學教育、發展文化與醫學兼具之照護模式、結合數位科技融入地方醫療等,融匯健康、醫療、人文及科技等領域資源素養,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在地照護、人才培育及議題發聲,同時重建台灣原民偏鄉文化圖像,此行動場域於宜蘭南澳鄉泰雅部落,遍及南澳、東岳、碧候、武塔、金岳、金洋子及澳花七個村落,居民多為泰雅族,總人口數約有六千多人,最值得台灣社會關注。

 

   美國教育哲學家Greene博士提及教師需要關注社會正義,因為「實踐」不止關於個人的生命樣態,更牽涉到社會群體的發展,在過程是一種反思與行動的交互辯證,而目前台灣原民偏鄉兒童是教師面對的特殊教育對象,學校是原民偏鄉兒童最主要的學習場所、生活場域,台灣原民偏鄉教師作為學校的重要角色,是偏鄉兒童在學校中接觸頻率最高的一個群體,原民偏鄉兒童能否順利因為台灣偏鄉教師的教育而能進行社會流動,透過教育達到教育公平,這是台灣能否實踐社會正義成為世界先進國家的指標之一。

 

    Maxine Greene(1916--2014)被譽為繼J.Dewey之後,美國當代最重要的教育哲學家之一,她被美國課程理論學界的認定為「概念重建學者」,但她總是以教育哲學家自我期許,其「存在現象學」著重喚醒每個生命存在意義,強調學校教育與真實社會,彼此不可脫節,主張回歸所謂的「生活世界」,對美國到全世界的學校教育,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Greene 的學術關懷層面,除了教育哲學外,其關注領域尚包括藝術與美學、文學、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學校革新、師資培育、社會正義、民權、婦女研究等議題。Greene在《學習的全景》(Landscapes of Leaning)一書中曾說:雖然悲觀常伴隨著批判,但我相信,教育工作者可能獲得克服悲觀的能力。作為歷史性的存有(historic beings),畢竟,教育工作者註定要展開行動。

 

    而Greene作為一個實踐哲學(doing philosophy)的信念追隨者,她一直堅持以下原則,哲學與教育應該不僅是「沈思的」或是「說的」,更應該是「實踐的」,Greene也相信,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在「幫助學生及其教師能在生命中創造意義」,在生活與教學中能以批判的態度,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與環境後,成為一位在自己教學中展開生命交流與意義創造的實踐行動者,包括教師的自我轉化與社會改造的行動,故Greene是向外積極參與社會、參與政治各種實踐活動的行動派教育哲學家。

 

    而劉影梅博士所推動「部落之星」行動計畫,正是重視打破台灣一般民眾對泰雅族原住民的「文化偏見」,讓具「文化敏感度」的用藥健康知識在不同世代、在南澳高中、文化健康站、原住民教會流傳,成為他們文化實踐的一部分,例如台灣泰雅族的傳統文化認為隱藏疾病苦痛,強忍假裝自己不痛苦是勇敢的行為,而泰雅族因為「獵人不言痛」的勇敢文化,把為表現勇敢假裝不痛等問題現象合理化,但這對泰雅族長者的健康發展是完全不利的,因此必須給予泰雅族勇敢的新定義,所以其團隊特別專門針對部落中的長者進行「新勇敢」新教育觀念、具備科學性的健康教育。通過教育行動做互動和討論,獲得醫學知識,引導他們聽見並正視自身身體透過疼痛所發出的聲音,讓他們了解表達疼痛並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對自己健康負責任的勇敢行為。讓泰雅族長者重新定義勇敢,認識到表達疼痛、主動尋求幫助是一種「新勇敢」的教育觀念。

 

    教育哲學家Greene博士一生面對著各種形式的、各種阻礙的牆,包含她身為猶太人和女性的身份而來的重重阻礙,但她知道要超越阻礙,而不是屈服於阻礙,所以她用生命的實踐來突破這些阻礙,因為 Greene認為自由意味著克服困難或阻礙,當一個人因為外在因素而實現潛能時,便是面臨阻礙,必須克服阻礙才能得到自由。若一個人無法理解或根本不在意阻礙,那麼真正的自由是不可能的。所以她例舉 Dostoevsky(1821-1881)的小說《地下室手扎》(Notes from Underground)裡冷漠的旅人,她認為這樣的人便是不在意阻礙,只是在遇到石牆時才停下來。Greene不斷強調的美學教育,便是要喚醒人們對阻礙的覺醒,不要將之視為理所當然,對人生的冷漠是自由最大的殺手。而我們所遇到的障礙或「牆」是人們建造的,受到人們心中想調解或排除的支配,並非客觀存在或普遍的事實,或是不受人類行為的影響。此時,教師便是促進教育的最大關鍵,因為教師可以透過創造一個有利於培養自由的氣氛,讓學生能對他們的生活世界有些認識,而且不會再認為事物該保持原貌。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牆」到處聳立,而Greene 認為一位理想的人是能夠關懷的他人,能認知到「牆」是個障礙,並選擇理智且持續的對抗和超越它。讓教育要培養能夠對抗和超越「牆」的人。

 

  最後,劉影梅博士在台灣長期推動「部落之星」正是在對抗和超越「牆」,持續實踐重建台灣原民偏鄉文化圖像!

文.張天泰 (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