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安部和國家網絡信息辦公室於7月26日,聯合起草《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此文件被外界形容為「憑號上網」或「持證上網」,引發民眾關注,許多人擔心將壓抑網絡活力,侵蝕國家進步的開放基石。該文件規定,國家根據法定身份證件信息,依託國家統一建設的公共服務平台,為自然人提供申領網號、網證以及進行身份核驗等服務。網號是指與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對應,由字母和數字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網絡身份符號;網證則是指承載網號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網絡身份認證憑證。網號、網證可用於在網絡服務及有關部門、行業管理、服務中非明文登記、核驗自然人真實身份信息。從文件的規定來看,網號、網證的實施將由國家統一建設的公共服務平台負責管理,未來網絡平台根據用戶的網號、網證提供服務,除非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或者用戶同意提供,否則不得要求用戶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
此規定引發人們對隱私權和言論自由的擔憂。首先,強制實名制,要求用戶在註冊和使用網絡服務時必須提供真實身份信息,恐使個人隱私外洩,即使網號和網證不含明文身份信息,但其背後的真實身份信息依然被統一管理和監控,這種集中管理大量個人身份信息的方式,無論如何強調數據保護,都無法完全避免數據洩露的風險,一旦發生,將對個人隱私和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其次,實名制認證使政府和平台能夠更容易地監控和追蹤用戶的網絡活動,導致言論自由受限。特別是在涉及政治和社會敏感話題時,用戶的發言可能會受到嚴格的審查和限制,甚至導致言論封鎖和帳戶被封禁。這種審查和監控機制不僅限制了用戶的表達自由,也壓制不同觀點和聲音的出現,使得社會輿論場變得單一和封閉。對於那些未能或不願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他們可能會被限制使用某些網絡服務或平台,影響使用互聯網的便利性。
在中國高度控制網絡內容的手法下,實名制和身份認證使言論審查變得更加容易和有效,用戶的言論自由和表達空間因此受到進一步的壓縮。實名制還使得用戶對其在網絡上的行為負有更明確的法律和行政責任,這可能導致更多的法律糾紛和處罰,特別是對於違反規定的言論或行為。這些限制和措施反映中國政府對網絡空間進行更嚴格控制的意圖,雖然監管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但卻侵犯公民的基本人權,剝奪人們的隱私和自由,特別是對於言論自由的限制和封鎖,顯見中共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卑劣本質。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