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選舉投票日僅剩不到一週,除了各政黨的造勢晚會人潮眾多以外,在一般人的生活中,選舉氣氛相對冷漠,而這樣的現象在年輕人當中更為嚴重。
對許多年輕人而言,參與選舉並非一項非常「時尚」的事情,甚至有些年輕人將選舉視為一個乏味甚至過時的行為。投票日需要花時間回到家鄉投票,被視為相當麻煩,有些人寧願在假日外出遊玩,也不願意執行自己的公民權。
這些人可能認為自己的一票並不重要,因為選舉主要依賴中老年人的投票,年輕人似乎無法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實質影響。或者有些人認為,無論哪個政黨執政,對於自己的生活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進而對參與選舉感到冷感,使台灣的政治陷入惡性循環。如果年輕人不願意參與投票,台灣的政治就難以產生任何改變。
儘管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對年輕人而言,可能不是理想的選擇,但我們應該思考,如果我們不行使自己的權利,我們將永遠無法淘汰那些未達標準的人。這些不合格的人,有可能因為家族背景或政黨支持而輕鬆勝出,這對台灣的民主進步並非好事。
在這次選舉中,一些政黨候選人在過去的政治生涯中曾涉及侵佔國有地、濫用職權、凍結國防預算等問題。這些人由於財力雄厚或地方關係良好,在過去的選舉中往往未受到正面檢視,而地方選民也認為改變地方政治壟斷相對困難,因此連投票的意願都不願執行,使這些不及格的政治人物能繼續活躍在政治舞台上。
筆者認為,每一次選舉都是極為重要的。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家鄉能夠變得更好,成為國家重視和建設的對象。如果我們不去執行自己的權利,我們永遠無法擺脫那些不合格的人。投票是改變的唯一途徑,也是告訴不尊重選民的候選人,人民是賦予你權力的源頭,沒有人民的支持,你將一事無成。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