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女中國文老師區桂芝日前砲轟108課綱是無恥的課綱,引發正反兩極評價,支持一方,認為現階段學子的語文能力確實有所降低,將原因歸咎於古文比例降低,以及國文授課時數減少所致。
反對一方,則認為沒唸那些宣揚禮義廉恥的文言文,根本不影響學子的人格養成,尤其舉出「現在的政客,過去都有唸廉恥,還不是一樣無恥」,根本是一針見血、難以反駁。

對此,作為一名小學三年級家長的角度,在參與孩子學習國語的過程中,其實深刻的感受到,現今的國語,活潑了、多元了、涵蓋的範疇更為廣泛,但就是少了點貫串全科的核心價值。尤其是在歷史面向上的敘事,更是缺乏,好像只是在看ㄧ段故事,卻沒有歷史背景作為縱深。
一如提到端午節,講了屈原、提了楚國、但就是沒進一步介紹春秋戰國的時代背景,彷若屈原是橫空出世的虛構人物,少了那麼點真實。

當然,這點教育部早有敘明,諸如國語和歷史,都不再以朝代式的編年史編撰教材,而是朝向主題式、片段式的選材,突顯各該事件背後所隱含的價值。
誠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舉當然是與「去中國化」脫離不了關係。為了切斷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歷史道統連結,卻又希冀延續過往教學內容的質感,只能採取如此折衷的模式,抹去歷史背景、留下文意精要的方式來處理。 

坦白說,沒有歷史,就沒有國家,因此,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當然就得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歷史。

為了「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理想,政府的用心良苦,我肯定。然而,文化,是一種有系絡性的學問,需要的是完整的歷史縱深作為強力的背景支撐,像現今時而抽離中國文言文、時而嵌入台灣散文的做法,根本無法融合出一套得以思考論辯的系統,就只剩下學習生字造詞的功能而已,殊是可惜。
誠然,讀過道德思辨的文章,未必就能養成相仿德性的學生,但閱讀的過程,本身就是自我反思的經過,每個人都會發自內心產生激盪的效果,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幾經琢磨,據此培養出公民共通的價值觀,而這正是一個正常社會所必備的素養。

大家不覺得,台灣社會紛紛擾擾了幾十年,藍綠頻頻陷入針鋒相對的政爭,其中固然存有政客爾虞我詐的動員算計,但深究起來,缺乏審視是非善惡的共通價值、沒有人人皆心有戚戚焉的公民德行,才是最根本的致命傷麼?

基此,要繼續發揚固有中華文化、還是要重新深耕台灣價值,只要能夠維持學習的品質,其實都OK,但重點就是一套就好,不要因著有所政治上的忌憚,而抽離文字背後的歷史意義,對莘莘學子而言,只識字而不知意顯然是最糟的結果。
不過,擺在眼前的問題是,中華文化早有完整的道統系絡,而台灣文化則是在民主化之後,才逐漸成為顯學,發展不過短短數十年,尚未有厚實的學門根基。處在青黃不接的當前,到底該如何去編撰出合宜的課程內容,真正實現孩子、教師、社會三方共贏的結果,就有賴教育專家們的集思廣益了。(但前提是,審訂前要記得要拔掉政治的墨鏡哦!)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