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固體再生燃料(SRF)焚化爐的環保問題引發關注,有些環保團體擔心焚燒SRF的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物質,而影響到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這種擔憂來自於認為SRF內含的塑膠經過燃燒後將會產生戴奧辛等毒物。而環境部次長施文真有提到會針對有害物質針對控管,讓燃燒過程不排放有害物質。那只要這樣就能打消大眾的疑慮了嗎,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SRF是由廢紙、廢木材及廢塑膠等廢棄物所組成的,但,它並不是把所有東西混合在一起而已。首先必須先將各種廢棄物分類,之後再從中挑選非有害且適合燃燒的物質,才能將之轉製成燃料。因此,若是經過良好的處理,使用SRF發電不但能有效替代煤炭、焦炭等石化燃料,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然而,事情往往不會那麼順利。即使制定了相關的標準,依然需要擔心有些業者為了降低成本,會偷偷混入有害物質或未經過嚴格篩選的廢棄物,製造出不合格的SRF。更有甚者,可能打著SRF燃料的名義,實際上只是燃燒事業廢棄物。對於以上情況,若是沒有制定好相關的法規,空氣汙染只會更加嚴重。

因此,為了保護乾淨的空氣,我們必須要求政府和業者嚴格執行SRF的品質管理,並且加強監測和檢驗,以確保SRF的安全性。同時,也需要提高社會大眾對於SRF的認識和信任,讓更多人支持這種環保的能源轉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資源循環和減少汙染的目標。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