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政府與美國就對等關稅談判,民進黨7位立委今(30)日聯合舉行記者會要求不能犧牲農業。劉建國表示,美國對台農業輸出是38億美元,台灣對美輸出則不到9億美元。另外,對於政院提出的4100億元,農漁業部門只有180億元,他們也要求應該增加。至於是否擴大銷往中國,蔡易餘則稱,在中國本質沒有改變前,要啟動商業談判,什麼時候要把你吃掉,都不知道。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陳冠廷、劉建國、王美惠、陳俊宇、鍾佳濱、陳亭妃等人今日舉行「關稅衝擊迅速 農漁業預算應擴大規模強化國際競爭力」記者會。針對行政院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總規模達新台幣4,100億元,涵蓋社會支持(1,670億元)、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元),以及經濟韌性(930億元)三大面向,但農漁業的協助方案,僅編列180億元,他們都認為不夠。
陳冠廷表示,他們認為政院提出的4100億元特別預算,農漁業部門僅180億元,「力道比較小,希望加強提升力道」。劉建國說,政院的預算從880億元擴大到4100億元,怎麼沒有照這樣的規模提升農業部的預算呢?只編了4.4%的比例,這樣夠嗎?
至於對美談判,他們也強調「不能犧牲台灣農業」。陳冠廷說,如果再開放美國稻米進口,會對台灣造成毀滅性的災難。鍾佳濱則說,過去雖然泰國米價格雖然低,但口感不佳,台灣人不吃,但美國的低價米則會搶佔台灣的加工市場。
劉建國也表示,台灣與美國農產品貿易是逆差,相差多達4.5倍,台灣一年出口到美國僅9億美元、美國出口到台灣則是38億美元,台灣的農業及食安絕對不能成為美國貿易談判的籌碼。對於產品標示,加拿大、紐西蘭的都要標示,美國當然也要標示。今天台美農產品貿易逆差這麼大,台灣如果還把這個敏感的農業當成談判籌碼,人民絕對不期待,「我絕對不能接受」。另外,政府也要跟美國講,「你一年農產品賣38億美金到台灣,我一年才賣你不到9億元,你還說什麼貿易障礙。美國說要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的第51州,政府應該跟美國講,你光豬肉賣到台灣就輸給了加拿大」。
另外,對於農業部強調要補助業者加強冷鏈,劉建國也說,這幾年加強冷鏈已經花了200億元,現在因應關稅才編了180億元,如何獎勵外銷,絕對不夠。而且光是芭樂銷往美國,一談就是十年。如果關稅談判是要從零開始,他們會很煩惱。關稅談判不能說我們只是要推外銷,就把農業犧牲了。
此外,對於美國祭出高關稅保護市場、要擴大國際市場的情況下,台灣是否應該跟中國恢復談判,協助農產品打入市場?蔡易餘則稱,過去台灣農產品有銷售到中國,但中國是一個深淵,不管過去的鳳梨、虱目魚賣到中國,一旦他們學會你的技術後,就會反過來吃掉你,百分之百複製你,把你吃掉。在中國本質沒有調整前,他們並不支持啟動跟中國進行商業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