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社會的衝突對立日趨嚴重,藍營與白營的支持者也開始使用「綠共」一詞,表達對民進黨政府「專制獨裁」的不滿。近期有消息指出,由於「綠共」一詞在中國涉嫌「妄議中央」,目前已經遭到中國政府禁用,且同時在 Facebook 、 PTT 等社交媒體平台絕跡。然而,與謠傳消息不同,目前各大社群平台仍有許多民眾使用「綠共」,甚至就連中國的微博也仍能看見少量批評「綠共」的文章。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昨日( 30 日)在 Facebook 發布貼文稱,由於「綠共」一詞疑因涉嫌妄議中央,許多提及「綠共」的微博貼文先後遭到刪除。與此同時, 原先經常在 FB 、 PTT 上留言「綠共」抨擊執政黨的民眾也突然停止繼續使用該詞彙的現象,也吸引了杜奕瑾的注意。
另外,杜奕瑾表示,自從國民黨、民眾黨在 4 月 26 日舉辦遊行後,原先帶有歧視中國民眾含意的「426」也不再被 Facebook 禁用。杜奕瑾認為,藍白支持者在 426 上凱道表達意見、網上貼標綠共的行為逐漸減少等現象的發生,足以被視為台灣言論自由的勝利,同時呼籲將 4 月 26 日訂為「台灣數位言論自由日」。
社交媒體平台 Threads 上也有網友表示,自從傳出中國官方禁用「綠共」相關詞彙的消息後,台灣網路上「綠共」相關用詞減少超過 90% ,認為原先使用「綠共」的群體直接配合中國官方的言論管控,「就是中國的網軍、協力者」。
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微博上仍能看見部分涉及「綠共」相關詞彙的批評貼文, Facebook 、 PTT 等媒體平台也能搜尋到許多使用「綠共」相關詞彙的文章,許多網友也開始對「中國禁用綠共相關詞彙」一事表示懷疑。部分網友也對為何杜奕瑾能掌握中國禁用「綠共」相關詞彙的情報表示懷疑,認為其可能涉及與中國相關事務,「果然紅共、綠共一家親」。
其中,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更透過 Threads 發布推文,諷刺地認為綠營支持者「沒人講綠共」等相關言論「很有綠衛兵的風格」,甚至分享 Facebook 粉絲專頁「政客爽」製作的「好的,綠共」梗圖,諷刺目前執政的賴清德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