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失敗後, 民進黨黨員鬱悶憤怒情緒可以預期 找戰犯之聲遍及各個角落. 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更重要的檢討是尋找這些原因並尋求解決這些失敗的方法,以防止進一步失敗。失敗的原因有選舉議題攻防和選舉策略的失敗. 也有黨員不當言論與行為的人為因素導致失敗。
在這次選舉中, 很多議題攻防和選舉策略上重重的問題, 需要檢討。
- 仇恨值在這次選舉中扮演重要角色. 什麼是仇恨值? 如何降低仇恨值?
- 經濟表現這麼好,為什麼選民不領情?
- 世界對台灣政府疫情防控有很高評價,為何出色表現卻得不到民心。
- 國防成就顯著,為何 “抗中保台”的理念會輸給 “票投民進黨, 年輕人上戰場” 的口號。
- 為什麼選民對政府的所有成就變得如此冷漠?是網路上認知作戰的失敗?
- 是對手誇張抹黑的成功, 導致選民的冷漠?
- 或者是支持者過度向對手人身攻擊導致選民的反感?
- 網路媒體平台上如何有效地提供正確的信息來克服抹黑威脅。帶動正面的風向來對抗負面影響?
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選舉會突然出乎意的議題出現,有些議題純粹是抹黑或扭曲事實. 通常是由網路農場發布, 經網路廣泛重複的傳播. 不需要事實證據的謊言, 重複百次會成真. 扭曲半真半假的事實不能只用一句簡單的回答來否認。 這種抹黑或扭曲的指控需要用快速和確鑿的事實細節來反駁。 政府必須有一個快速反應團隊來收集事實並有效地使用媒體平台進行解釋, 討論和反駁。準備一個通俗易懂的陳述來反駁負面評論. 公投期間的聽證會用公開形式訴之與民是贏得公投結果的有效手段。 正式的公開聽會是一種的形式能吸引正統的媒體關注和引發公開討論來澄清。
仇恨值在 仇恨值對選舉的影響--誰在創造仇恨值? 如何改變仇恨值? 一文中討論過. 仇恨值是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不切實際地提高了人們的期望值。 加上未能實現的期望也是導致仇恨值的上升。不要只是討論好的量化經濟指標。重要的是強調政府做了什麼來均衡分享良好經濟增長的利益給大家。例如通過社會福利機制為殘疾和低收入的人提供基本必需品。 加強醫療保險、退休保險都是確保所有公民和退休人員都有生活的安全網. 這些隱藏的努力人民沒連想到. 這些努力是通過稅收重新分配來維持來造福了整個社會。
將盈餘部分的稅給每個公民是一個選擇。一些提議分配越多越好。但最終數量較少不能滿足期望,失望就越大。支持者需等待政府通過精算後的決定,切勿過早預測。一些立法者已經聲稱政府將進一步分配稅收盈餘給人民。那只會製造虛假的期望, 就像沒有證據的指控一樣惡毒, 讓選民沮喪。
戰犯只是黨員言論與行為導致選舉失敗的人為因素。尋找戰犯的意見來自不同角落差異很大. 一些黨員認為找戰犯只是撕裂了黨的團結。其他人則認為,如果不找出並除掉戰犯,失敗會反復發生。有些黨員認為民進黨是言論自由的政黨, 大鳴大放是常態. 是應該保持的好傳統. 賴主席勸支持者多做少說。要求言論需要自我約束, 不是限制言論自由。不要造成損人不利己的後果. 給對方製造攻擊的空間和議題。要求任何陳述需要履行真相的查認。政策可以不受限制地公開討論,但討論不需要攻擊或加鹽加醋誇大事實。
但是黨員為了作利己而損人的事件頻繁發生. 大街打人、暗巷道歉的行為成為是可被接受的常態. 有些人很容易公開認錯但從不改錯的行為, 繼續在支持者中造成挫敗感。黨章條款沒有明確寫入如何處理這種行為。雖然黨主席教導同志忍痛避免衝突,這個問題成為新任黨主席的一個燙手山芋的挑戰。忍字心上一把刀, 刀子一旦刺入心臟,就是致命的,忍不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 忍無可忍下, 傷害隨之而來. 嚴重的批評會浮出. 要求黨主席開除常犯就成了必然。政黨分裂將變得不可避免。
高嘉瑜不仔細審查證據之前就宣布林智堅碩士論文抄襲是「一屍五命」。公開要求陳明通教授辭職。不知道增加稅收的來源就指控“實徵稅大於預算,才會有所謂的稅收超徵”,只是突顯出「行政失靈」。她沒有考慮清楚的言論是否得體, 導致禍從口出. 這些問題和行為應該由她自己負責任. 她公開道歉並表示她會將會三省、三思自我檢討. 她的過往經歷, 在自我檢討後, 還重複犯類似的錯誤. 即使是現在,她仍然繼續發表不恰當有爭議的言論。 這是為什麼支持者不會原諒她的原因,支持者要求一個公平的機制來確定問題不會再次重演。如果她想真的自我檢討,口頭說說認錯是不夠的. 我們需要看到她真正理解錯誤的所在並真誠地努力改正她的行為。
沒有寫過論文、沒有指導過學生寫過論文、沒有審查過論文的人, 他們不具備判斷論文抄襲的專業知識. 他們的發言可能會誤導,那些已經寫過論文、指導過學生寫過論文、審查過論文學者的看法會更準確。她應該看兩本論文作者的原始文章和他們導師的看法. 參考公共媒體平台上翁達瑞(陳時奮教授)的意見和分析,然後得出她自己的結論. 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審查程序正義值得適當的關注. 美國大學審理此類案件時,保護涉案人隱私,提供涉案人正當程序是原則。我們聽到辛辛那提大學宣布他們對高虹安抄襲論文的判決了嗎? 但是從公開平台撤回她的論文是唯一跡象看到這是不利高虹安的決定。台灣大學學術倫理委員會打破了所有的審理原則。 他們判決的公正性應該受到質疑。如果沒有涉及政治因素,保護涉案人的隱私及程序正義是必須遵守的原則。
尋找戰犯最重要的任務是要教育黨員. 他們所提供的信息必須清晰、真實。不給對方製造攻擊的空間和議題。黨員不應該用言論自由來散佈對自己同事不實指控的。言論自由及大鳴大放有其局限, 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用來掩蓋攻擊同伴並協助對手的惡性行為。找戰犯後讓她有機會反思和做出改變。在她自審查之後, 給她機會把她自我檢討後最終的結論公開報告. 回應支持者對她指控。讓支持者決定她是否有誠意記取了教訓。 台灣人是寬容的. 支持者是否原諒她將取決於她的態度和隨後的行為。在黨的提名初選過程中讓黨員做出決定。讓我們藉此機會把這次選舉的戰犯當作初犯來對待。黨應該建立一個機制來處理未來相似的慣犯。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