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今(22)日召開第4次委員會議,並聚焦在建置完整的運動網絡,並促進全民、全齡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對此,賴清德總統表示,政府將從營造社會氛圍、建構支持性環境、提升人民自主健康意識,以及整合資訊系統等四大策略著手,推廣全民運動。
賴清德今天下午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議」,他致詞時表示,三個委員會運作將近一年來,努力落實跨部門、跨領域、公私協力的精神。他說,各項政策的討論和推動,已經從單一部會各司其職,到全政府分工合作,並且持續擴大全社會的參與,而下階段的任務就是要讓「全民共感」。
持續更新:國民黨批賴清德恐怖統治現行 民進黨:罷免藍委是民間發起別抹黑
賴清德舉例,去年設下「健康台灣」的目標,民眾平均餘命要在8年內從79歲提升到82歲,不健康年數占平均餘命比例從百分之10下降到百分之8。因此,政府結合各部會的力量,建置完整的運動網絡,並且促進全民、全齡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相較2021年要在2030年身體活動人口數增加百分之15,進而增加國人的健康平均餘命。
賴清德表示,根據台灣2021年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高達一半以上的國人,未達WHO的建議,進行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以上身體活動量。因此一定要透過各項政策,提升各年齡層國人的身體活動意願。未來,政府將從營造社會氛圍、建構支持性環境、提升人民自主健康意識,以及整合資訊系統共四大策略著手,推廣全民運動。
賴清德指出,未來要透過跨部會合作,完善校園健康促進政策,以及與家庭、社區的緊密連結,打造完整的健康教育支持系統,讓健康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每個人生活的日常。
賴清德強調,打造「健康台灣」,需要跨部會合作,需要公私協力,更需要全民參與,才能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