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至23日,全球矚目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盛大登場。來自全球一千多家科技企業齊聚一堂,展現跨時代的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彷彿是一場科技電影的實境現場。作為全球AI產業的領頭羊,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於5月19日率先登場發表主題演講。他以魅力十足的談吐與熱情,展示了最新的AI成果,包括全新DGX Spark超級電腦、Blackwell架構的Grace Blackwell晶片,以及針對機器人所設計的推論引擎與語言模型,再度鞏固了NVIDIA在AI時代的技術領導地位。

    主題演講中,黃仁勳透過科技暢談AI藍圖,如同他於5月中旬在沙烏地阿拉伯所提出的AI發展四大階段:從早期的「感知型AI」語音識別與影像辨識;進入「生成式AI」時代,如ChatGPT和圖像生成技術;再邁入當前的「代理人AI」階段,AI開始具備自主能力、進行推理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未來,即將實現的「實體物理AI」,結合虛擬智能與機械硬體,能夠依照重力、慣性、物體恆常性等物理法則在實體世界中執行複雜任務的Robotics機器人技術。黃仁勳指出,我們當下是代理型AI時期,未來物理AI將會徹底改變人類與科技之間的互動,在工業、醫療、交通等各領域將造成重大革新。

     現在不少日本旅館已導入由機器人提供備品與客製化服務。這些造型可愛、行動自如的機器人不僅能準確完成任務,更展現高效率與良好互動。在餐飲業,日本的薩利亞(Saizeriya)餐廳,已有許多分店導入小型送餐機器人靈活地穿梭於各桌之間,一次運送多達十道以上餐點,這些機器人不僅功能實用,外型設計亦具藝術美感,充分展現了未來智慧餐飲的雛型。這些日常化的科技應用,讓筆者深刻感到AI的發展是如此貼近日常,對生活所帶來的改變。或許我們也會擔心未來就業市場,但我們應該樂觀看待,不因此憂心失業或失落。黃仁勳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中強調:「你不用擔心AI會取代你的工作,但你應該擔心的是使用AI的人會取代你。」這句話點出了關鍵:AI本身不是威脅,而是工具。真正的競爭來自於人們是否能掌握AI的合法使用與創造力。雖然機器人展現高效率,但人類的情感溫度仍不可替代,這也正是黃仁勳反覆強調的重點。人類擁有情感與倫理的判斷,這正是科技難以完全模仿的特質。 

    面對AI新時代,台灣必須做出更積極的準備,尤其在【教育】與【能源】兩大關鍵領域:

一、教育:不拘泥文理分流,促進跨域融合

長久以來,台灣教育體系文理分流明顯,許多學子過早被區分為「文科」與「理科」,導致未來學術與職涯發展的侷限。然而,在AI時代,文理融合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學職經歷均以法商文科為主,但在加入東京大學工學院AI研究室的課程學習後,發現文科背景對理解AI的應用與倫理面有極大助益。筆者修習的東京大學工學院教授首堂課並非傳授編碼技巧或數學公式,而是從三葉蟲眼睛的演化談起,強調「視覺」是生成式AI圖像理解的根本。這種從生物、歷史與哲學出發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從根源理解科技的本質與意義。未來,若能在台灣教育體制中推動跨領域課程,將有助於培育出更適應未來科技發展的複合型人才。因此,傾向文科興趣的人,應該專注自身興趣,深入精通文科知識,將文科知識融入AI多元應用中,讓未來世界更加多元豐富。

二、能源:AI成長與永續發展並行不悖

AI需要強大的運算資源,而這背後仰賴大量的能源支持。相較於沙烏地阿拉伯等擁有豐富石油資源,台灣為能源資源有限的國家,發展綠能與再生能源刻不容緩,發展台灣的重要能源轉型項目,持續擴充儲能技術,成為綠色AI基礎設施的典範。

    本屆國際電腦展最令人振奮的消息莫過於黃仁勳在演講中正式宣布,NVIDIA海外總部將設於台灣台北。發表同時,科技螢幕呈現的動畫令人難忘:輝達總部如太空船般突破宇宙、穿越地球大氣層,降落在台北基地,象徵著NVIDIA與台灣的深度結盟,為台灣AI發展注入全新動能。過去30年,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中奠定無可取代的地位,未來在全球AI價值鏈中,台灣將扮演更關鍵的角色,這場科技盛會與輝達的商業戰略佈局,為台灣科技未來開啟更多可能與想像空間。  

 (文/ 傅馨儀,執業律師,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經濟法博士後期研究)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